長長的榜單,一個個名字被端端正正地謄寫在上面,代表著命運的改變。
陳晉的名字排列在第十一名中,名次稱不上高,但畢竟是中了。
中了就好……
曾幾何時,科舉功名便猶如一個詛咒,套落在他的頭上。
從最開始的意氣風發,漸漸到不信邪,再到後來的意志消沉……十多年來,嚐盡各種滋味,各般情緒壓抑在心頭,已然成為一份解不開的執念。
即使魁星顯靈後,學了劍,練了氣,此份執念依然縈繞於心。
而今考中,獲得秀才功名,便如同淤塞的河道終於被開鑿出一個口子,使得憋屈的河水開始流淌出來。
不是泉湧,亦非洶湧,就那麼潺潺流著。
故而他表情平靜,並沒有爆發出強烈的情感來。
“中了!我中了!”
發癲的赫然是身邊的王復,他圓睜雙眼,當看到自己的名字名列二十三位,頓時蹦跳三尺高,扯開喉嚨就吼了起來。
周圍人群如鴉,紛紛側目而視,全是羨慕之意,然後繼續伸長了脖子,在榜單上搜找自家名字。
“陳兄,我們都中了。”
王復一把抱住陳晉,竟哭了出來。
陳晉倒被他弄得有些傷感,寬慰道:“王兄,該回去擺席賀喜了。”
“對!走,我們一起走,去我家。”
兩人擠出人群,坐上馬車,返回王家。
王遠山夫婦,以及王復妻兒等在家裡,早翹首以待,聽聞中了,一個個歡呼雀躍,高興不已。
王遠山當即吩咐廚房殺雞宰羊,大開筵席。
而今王復中了秀才,陳晉也中了,身份關係霍然不同,兩人從“同窗”升級成“同年”,關係大進一步,稱呼都變成了“年兄”。
王家對於陳晉的態度也大為改變,將其視作上座貴賓,皆因一直以來,王復都在強調說自己之所以能悟了,浪子回頭,要多得陳晉的言傳身教。
對此陳晉並未攬功,而是多謝王復的慷慨借書,使得自己受益良多。
這般謙虛態度,讓王遠山更為欣賞,之前真得誤解陳晉了。只恨自家沒得女兒,否則許配過去,定然能成一段佳話。
王復又讓人去請石奇峰來,一同入席慶賀。
這一席,真是親朋滿座,推杯換盞,其樂融融。
酒罷而歸。
回到劍鋪,石奇峰開始著手整理馬車,因為他知道陳晉肯定要回家報喜的。
大塘鄉,才是先生的主場。
陳晉回到後院房間收拾東西,撲稜一響,紅眼烏鴉小慈的身影出現在窗臺處。
前一陣子,它跟陳晉說要回大山一趟。這一飛走,就是一個多月。
所謂“大山”,便是樵夫發現烏鴉大巢的地方。
小慈這是要回去尋親。
對此陳晉自然不會阻攔,其實他與對方之間的關係頗有幾分難以分說,不是主僕,不是契約,倒有幾分像是師生關係。
如今見到它回來,陳晉便問:“小慈,你可找到什麼線索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