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宜遲,陳晉稍作休息,便又出門。
坐著馬車去的,阿鐵充當車伕,石奇峰則留守店鋪。
陳晉沒有直接去縣學,而是先到王家找王復。
“陳兄,你回城裡來了!”
看到他後,王復很高興:“走,咱們喝酒去。”
自從考取秀才,這些天來,王複稱得上“夜夜笙歌”。他家親朋好友太多,交際廣闊,各種恭賀應酬走馬燈籠,根本停不下來。
之前繃緊的神經和決心,在榜上有名時便一下子放鬆下來,甚至可以說是“放縱”了。
打量他一眼,陳晉眉頭一皺:“王兄,我此番進城,是要到縣學進學,參加科考,進而獲得鄉試資格。所以過來問你一聲,可否願意一起去?”
王復一怔:“參加今年八月的鄉試?太趕了吧。”
陳晉淡然道:“你我已不再是少年,錯過今年,又得等上三年了。”
聞言,王複目光一閃:“好,我便捨命陪君子,與你一起去考,不亦快哉!”
略作收拾,上了馬車。
在路上,陳晉問:“王兄,聽說伯父在跟新任縣尊大人交涉,談事,可有結果了?”
王復搖了搖頭:“難吶,趙縣令態度強硬,不是個好相與的。”
陳晉沉吟道:“既然如此,為何伯父還要出頭?”
王復嘆道:“他是個愛面子的,又是商會魁首,受各家聯名推薦,不得不去。”
陳晉“哦”了聲,不再言語。
不用多久,馬車抵達縣學。
在大乾朝,教學機構頗為普及,分為公學和私學兩大型別。像私塾、族學、以及一對一的家庭西席,都屬於私學;社學、縣學、國子監等則屬於公學。
其中還有不少歷史悠久,聲名遠揚的書院等。
曾幾何時,陳晉的夢想便是進入高良書院求學。無奈受限於現實條件,難以成行,最後只能到縣學旁聽。
而今他和王復都考中秀才,可以堂堂正正地進入縣學,成為生員了。
對於縣學,兩人皆不陌生,下車後直接入門,去拜訪張教諭。
教諭隸屬八品官身,統領全縣生員教學事務,在這方面,權利並不低的。
張教諭年及花甲,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線。其性情溫和,學識不淺,在生員群體當中頗受愛戴。
“爾等要進行科考,從而參加鄉試?”
聽聞來意後,張教諭露出驚詫之意:“會不會太急了?你們可是剛考中的秀才,還沒有正式進學,練習文章呢。不如沉下心來,進修兩年,再徐徐圖之,這樣把握更大些。”
王復忙道:“教諭大人,學生年過三十,不再年輕。如果等多三年,那就是快四十了。人生能有幾個三年?趁今年有了機會,正好去拼搏一番。即使落榜,也可以藉機體驗一二,增長見識和經驗。”
張教諭手擼鬍鬚:“你說的不無道理……這樣吧,我同意了。但有言在先,一切按程式走,需要先考過科試。若寫的文章不行,一切免談,給我老老實實進學去。”
“多謝教諭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