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則搖身一變,憑著各種“未卜先知”的本事手段打響名頭,一步步成為茂縣本地有名的神算大師。
“原來如此。”
陳晉明白過來。
其實之前聽王復的描述,他便察覺到了濃濃的神棍風,只是還不知道對方是怎麼做到的。
現在得到了答案。
有這紅眼烏鴉相助,方法手段就顯得高階許多,難怪不被人發現揭破。
陳晉饒有興趣地問:“你既然是他養大的,為何要背主叛變,跑來我這洩密?”
紅眼烏鴉忙道:“請先生明察,我這是棄暗投明。”
當即訴說起來。
原來這樵夫成為大師後,名利雙收,野心膨脹,很快拋棄了家中的糟糠之妻,到城中起了一間道觀,就喚作“青松觀”。名字來由,源於發現鴉巢的樹木,便是一棵巨大的老松樹。
在道觀中,野路子出家的樵夫直接當起了土皇帝,葷素不忌,玩弄女色,對於招收到的道童非打即罵。
“前不久,他更是把道童阿風給害死,屍體扔到了城外的亂葬崗。”
緊接著,紅眼烏鴉又爆出一樁猛料:“因為我與阿風說過話,他擔心阿風會走漏風聲,戳穿他的招牌。”
說到這,它竟發出哭聲:“是我害了阿風,我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我就是想找個人說說話而已。”
由此可知,青松道人對它控制得很嚴。
不過它要是被人發現會說話,肯定會視為妖物,不可收拾。
道人犯下惡行,自是該死,但陳晉現在有著另一個疑問:“你自小被人豢養,雖然天生神異,開了靈智,但你是如何做到分辨善惡是非的呢?”
紅眼烏鴉一本正經地回答:“回稟先生,這些年來,我四處打探訊息,窺伺隱私,所見所聞,歷歷在目。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些自我判斷。期間,我還到縣學學堂外旁聽,聽塾師講課,風雨不改,並自學用嘴巴寫字。”
聞言,陳晉頗為驚訝。
這隻烏鴉不但聰明,而且好學,妥妥的妖物呀。
忍不住又問:“那你還有其他什麼本事?”
烏鴉搖搖頭:“沒了。所以斗膽上門,請先生教我。”
或許是在學堂聽課學到的口吻語氣,顯得文縐縐,怪有禮貌的樣子。
陳晉不禁面露古怪之色。
紅眼烏鴉察言觀色,趕緊道:“先生,我雖然幫道人做事,但未曾作惡過,此心赤誠,請先生明鑑。”
陳晉板起臉:“你所作所為,屬於從犯,哪能輕飄飄就無事了的?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若你真心悔改,願意將功抵過,我倒會考慮一二。”
烏鴉忙道:“先生有甚事儘管吩咐,小的願意去做。”
“你可有名字?”
“道人平常都是喚作‘老鴉’。”
陳晉一擺手:“此名字太難聽了,我給你起一個。”
紅眼烏鴉大喜:“請先生賜名。”
陳晉沉吟片刻,張口吟道:“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就叫你做‘小慈’吧。”
紅眼烏鴉聽明白了詩句意思,當即伏地而拜:“多謝先生。”
感謝“慶之餘春”“陌上煙雨遙”的慷慨打賞!
或許字數多了,資料漸有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