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巷,別院故居。
石奇峰站在院落中,抬頭眺望。
可惜相隔太遠,根本看不到,也聽不到什麼動靜。
烏鴉小慈站到了屋頂上,即使視力非凡,卻也無法穿透漫長的距離。
除非飛到天上去。
但這一片區域龍盤虎踞,氣機瀰漫,騰飛到空中時容易被發現。
今天陳晉去往祖地進行祭祖儀式,他們兩個無法跟隨,只能老老實實地待著。
不過心情迫切,想要第一時間獲悉結果。
陳晉能否獲得祖蔭護持,意義非凡,不止對於他自己,對於身邊的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畢竟那可是天下八大名門之一的陳氏。
能夠認祖歸宗的話,就代表著身份境況的巨大轉變。
作為跟隨在陳晉身邊的人,以及鳥,行情同樣水漲船高,正應了那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麼說的話,倒有些好高騖遠,還沒有到達那一步。
但是現階段,陳氏本家的資源支援,對於陳晉十分關鍵,若能獲准進入藏書樓,抓緊時間衝刺溫習,接下來的鄉試便增添幾分把握。
“我相信先生定能旗開得勝,收穫到祖蔭的。”
石奇峰變了稱呼,但小慈依然喚為“先生”,皆因陳晉真是它的老師,有教無類,一路教化。
“我也相信。”
石奇峰堅定不移。
那麼久以來,陳晉要做的事,好像每一件都做到了。
……
老槐樹下,香火繚繞,襯托出一片肅穆的氛圍。
陳壽齊等人盡皆肅立,神態莊重地等待著。
銅爐裡的三根線香已經燃燒過大半,距離根部,不過一指長短,很快就會燒盡。
特別風大,呼呼地吹著,燒的速度就更快了。
一眾族老雖然喜怒不形於色,可內心裡各有看法。
有的覺得事不關己;
有的在看笑話;
還有的暗罵陳壽年犯傻,一眼可預料到的事,偏偏要把寶貴的舉薦機會浪費在一介外人身上。
皆因在此事上,結果成敗其實與陳晉本身的才學本事關係不大。
祖蔭護持,顧名思義,得是親近的後輩子孫才能獲得青睞。
很簡單的道理,近百年來,陳晉這一脈有人在宗祠燒過香嗎?
沒有。
又或者說,陳晉這一脈,其父、祖父、乃至於曾祖,有人在宗祠立了神主牌嗎?
更是沒有。
真要追溯的話,估計得算到高祖那一輩去。
那輩分就隔代得太久遠了。
既沒有吃過你家香火,又血脈稀薄,如何給予祖蔭護持?
要知道祖蔭有數,並會損耗祖宗神的神性,不是說給就給的。
一時間,場面顯得有幾分冷清。
陳壽年站在邊上,眼看著快要燒完的線香,不禁黯然嘆息:很多時候,門戶之見早已根深蒂固,難以動搖。
即使陳晉已經顯露出了不俗的潛力,也是無濟於事。
潛力在沒有實現之前,自然缺乏說服力。
畢竟出身是不爭的事實。
出身鄉野,草根如何能乘青雲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