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
二來只是讓對方去打探個行蹤罷了,就算洩密,也落不下什麼把柄。
時間一點點過去,當夜幕降臨,月上梢頭,石奇峰踏月而回:“幸不辱命,打探到了。”
將結果仔細道出。
聽完,陳晉眉頭一挑:“他倒是心急的。”
石奇峰笑道:“新官上任,又是升遷,自是擔心會夜長夢多。”
“嗯,麻煩你了。”
“先生無需客氣,況且此事並不隱秘,那廝大張旗鼓地進行宴飲,還邀請了不少人送行。既能收禮,又得到了牌面。”
石奇峰說罷,返回房間去了。
偏房中,陳晉開始踱步,走來走去。
當想到要做的事,以及可能引發的各種連鎖後果,便忍不住的心緒起伏,難以平靜。
都說每逢大事有靜氣,可要真正做到,並不容易。
他便點亮魁星踢斗燈,在燈下鋪開文房四寶,提筆寫字。
寫的是“靜”字。
一連寫了三個。
而內心的躁動之意仿若水滴,透過筆墨表達,傾瀉發散到字型的筆畫行間。
於是,一顆心慢慢安定住了。
這番行為,在修行的範疇中,可歸納為根本法門的“觀想感應”,隸屬外在形式。
當陳晉看著自己寫的“靜”字,感受著這個字的結構寓意,從中得到需要的資訊,意念獲得某種滿足。
那就是他想要獲取的結果。
這也是修為尚淺的問題所在,若是道行高深者,只需念頭一動,便可斬卻這些胡思亂想,根本不用寫字的。
平靜下來後,陳晉先是看書,差不多時辰,再來運功吐納。
今晚本來心中有事,但將其化解後,從“有事”變作“無事”。中間過程,代表著一份領悟。
領悟反饋,心念開朗,“啪”的一聲輕鳴,正是源自臟腑內在,像是解開了一顆釦子,破開了某處癥結疑難。
在剎那間,心情為之輕盈,意念為之聚合,四肢百骸,新的勁道力量隨著氣血湧動,如同破土的源泉,轉瞬滋潤著五臟六腑。
陳晉喜出望外,忍不住哈哈一笑。
終於破境了!
從第一境晉升為第二境:煉精中期。
自從學到法門,每日苦修,孜孜不倦,沒有一日懈怠,如今功夫不負苦心人,總算有所收穫。
欣喜之中,一顆心興奮不已。
須知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不管哪一項情緒,一旦過頭,便都會影響到心性心境。
他吐一口氣,搖搖頭,再度提筆醮墨:
又得寫“靜”字了……
……
第二天,天矇矇亮。
陳晉便起身,洗漱完畢,伸手抓起劍匣。
這一抓,頓時彰顯差別變化,感覺輕了一截。
剛走出去,竟見到石奇峰早等在了門外。其今天身穿一襲灰袍,短鬚收拾得整整齊齊,正站立在一輛馬車邊上。
陳晉掃了一眼:“石師傅,其實你不必如此。”
石奇峰挺直腰桿,朗聲道:“我廢了,也老了,已經沒有多少機會可言。所以請先生成全,上車。石某願為車伕,以供驅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