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王家別院依然亮著燈。
青松道長盤膝打坐,閉目養神,拂塵橫在膝上,有模有樣。
撲稜聲中,紅眼烏鴉從窗戶飛進,勢頭一個踉蹌,差點摔了個跟斗,可見惶恐。
道人睜眼看來,直接問:“老鴉,你可否打探到什麼訊息?”
紅眼烏鴉穩住身形,左顧右望,似乎情緒不定。
道人起身,低聲喝道:“還不說?”
“回稟仙尊,那書生並無異樣,就是個普通的人。”
“哦,我知道了,你去吧。這幾天給我去衙門盯著楊縣令,務必盯出些隱私事端來。”
“明白。”
紅眼烏鴉瞧了他一眼,張開翅膀,飛入茫茫黑夜。
青松道長一甩拂塵,不再打坐,準備睡覺。
對於陳晉,他並沒有放在心上,只當是個有些小聰明的讀書人,不足為患。
等日後尋個機會,略施手段,便能將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當下給王家瞧過風水,狠狠賺了一大筆。下個階段,道人的目光已經放到一縣之尊的楊大人身上。
根據小道訊息,這位楊大人正在四處活動,想要繼續升官了。
……
一夜無事。
第二天陳晉出門前往街市逛書店,看有無值得購入的經義典籍。他並沒有讓石奇峰驅車相送,又不是趕遠路。
石奇峰便留在武館,負責收拾修葺,打掃衛生,尤其是清理那座廢棄的馬廄。
想當年,青山武館剛開張之際,頗有幾分景象,有人捧場、有學徒可教、館內擁有兩匹健馬,馬車一輛。
不過由於他無心經營,懶得鑽營,武館很快就敗落下來,門可羅雀,車馬都變賣折現了。
養馬的成本不小,每天都得精料飼餵,不只人工,錢財花銷甚大,比養個人還難。
如今為了方便出入,又買了輛馬車回來,自得精心打理。
茂縣為大縣,街道縱橫,街市成片,店鋪林立,十分熱鬧。
陳晉揹負書笈,輕車熟路地來到有名的書店一條街,“翰墨巷”。
他以前來過不少次的。
那時候囊中羞澀,無錢購書,到這邊逛蕩,只得個“看”字。偷偷摸摸地翻閱幾頁,很快便被一臉嫌棄的店家給趕了出去。
店鋪各有規定,不允許白看。
今時不同往日,身上有錢,底氣自足。
不過一間間書店看下來,一無所獲。
眾多書店內售賣的書籍主要分為兩大類形式,一類印本,一類手抄本。
諸如經義正典,多為原本刊印,這些都是必讀必考的東西,陳晉手頭上早有了的。
隨著朝代發展,經典流傳,期間不知被多少大儒名家引經據典,註釋解析過。到了如今,簡簡單單一句原文,大概寥寥幾個字,分析解釋的文章卻一大堆,加起來的話,洋洋灑灑過萬言,堪稱奇觀。
最複雜的是眾多文章觀點並不統一,甚至矛盾相反,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這個時候,該學誰的?
倘若考試時真出了這般題目,又該寫上哪邊的觀點論據?
有言道“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一旦表達錯誤,只能飲恨考場。
籠統地說,文章要人情通達。
但只要考上了,金榜題名,便都是好文章。
簡直廢話。
要不怎麼說自有大儒辯經呢。
話說回來,多看多寫多積累,總不會錯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