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梁祝開始燃燒世界

第49章 師兄日記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周夢蝶的原型嘛,只是底下注釋就很讓人玩味。

小字中表示莊子的道家思想追求天人合一,與自然融為一體,虛幻真實之意讓人喜悅不能忘懷,固然很高妙。

但是!

學問之道,求其放心。立志不堅,何以為學。

只要本心仍在,精神幻化成什麼都無所謂。若是意志不堅定,只會迷失到天道之中,失去了人性。

字跡如刀削斧刻,一股浩然正氣撲面而來。

依稀可以看到一個氣質昂揚,鋒利如刀的年輕士子刻下這些字的時候是何等的自信。

隱約間還在批判這種思想的樣子,又是一個荀子式的人物啊。

才氣逼人,如不隕落,必是一代名臣。

所以第二段補充的刻字才證明了莊子的偉大。

世間萬物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

接下來不是同一時間所刻。

字中已經沒有了那種銳利不可擋的鋒芒,氣息散亂,甚至內蘊魔性。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開頭一首纏綿悱惻又悔恨交加的小詩,看似哀怨至極。

大體上就是講了一個神奇的愛情故事。

女扮男裝入學堂,兩人心動訴衷腸,可惜世俗規矩如同大江大河隔斷了相知相愛的兩人。

男子以勇氣和力量走到了河中間終究是無法再走下去,即便手持利刃,又如何劈的開江河呢。

那一退,就退入了深淵之中日夜煎熬,若可以化作蝴蝶飛躍江海,該有多好啊。

莊周之夢,我之所求。

可在許宣看來這些文字中實則潛藏著無盡的憤怒和迷茫。

對世俗的憎恨,對愛情的執著,對時代的抗拒,對未來的無知。

前後反差之大隻能讓人感嘆,情之一字最為傷人啊。

大好青年走出門外,後山坐看花開花落。

不過若真的放下,為何會刻第三次呢。

“觀莊周夢蝶有感,悟出一小術,留給有緣人。”

所以這最後的撕紙成蝶之術又是為何而創呢。

許宣看完後先是唏噓,然後做賊一樣把這根竹簡塞入最深處。

或許師兄真的不在乎了,但他不敢賭。

真不在乎的話書簡為何不放在道家的書架上,而是放到最沒有人看的兵書架子上呢。

而且那一日見到的淨土是真的很大,很強。

從心的許教習心滿意足的離開了書庫,到手一門小法術,找個機會試試。

夜晚依舊來到後山修行。

“唉,希望師兄也不要太著急回來,剛看了日記還有些心虛呢。”

突然身上的七星北斗劍再次閃過一道清鳴。

“師弟,短短月餘不見竟然已經修成淨土,果然佛心天成。”

“不過.日記是什麼?”

北斗注死,危!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