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史教授的一句話,車上兩人是坐立難安。
顧教授到了後來更是盯著許宣猛看。
思索裡面是否有些隱瞞自己的隱秘,太史教授可不是什麼昏聵老頭。
年輕時經歷過的大風大浪可比自己要多的多,見證過先帝駕崩,見證過北方異族南下包圍帝都,見證過文帝登基,見證過剿滅白蓮總壇。
朝中大事,人間災禍,都逃不過對方的那隻鐵筆。
況且這群史官還有著自己的渠道獲取資訊,一言一行都非常謹慎。
這一問絕不是無的放矢。
所以.許宣按年紀算外貌也長的頗為英俊.
嘶~~~其實姓殷也不是沒可能啊。
誰知道顧教授的腦回路竟然如此跳躍。
明經科的人擅長挖掘拓展先賢大義,加以註釋。
很多內容幾經演變,這群人功不可沒。
於是許宣就發覺顧教授的眼神讓人有點瘮得慌,好像在思索和佐證什麼離譜的事情。
他們在路上靜坐發呆,山下已經殺瘋了。
三大書院為了顯示公平以及給其他士子機會,圍繞著西湖搭建了幾座巨大的高臺。
詩詞歌賦,經史子集,書法聲樂,還有策論,辯論都可上臺切磋。
無數士子眼光灼熱的盯著上邊,在故作謙虛中登臺,試圖揚名天下。
每一首驚世詩文都會傳唱,每一個經典的策論都會引起議論。
而能力不足的人也有展示的舞臺,就在西湖邊高談闊論,或者寫字賣畫,甚至表演一些莫名其妙的才藝。
有種西湖大舞臺的感覺。
也確實是一場讀書人的盛會。
隨著參加的人越多,整個江南的文脈氣運也在不斷高漲。
而隨著三大書院的出手,場面如烈火烹油,一發而不可收拾。
誰不想稱量一下這群天之驕子,誰不想踩著才子的腦袋站的更高一點。
結果就是三堵牆擋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只有寥寥數人可以越過去。
接下來主戰場就是三大書院互相廝殺。
三天時間圍觀之人是狠狠的開了一番眼界,優中選優確實不凡。
崇綺書院原本的雙璧本就有名,現在又多了一個喬峰,更是無法阻擋。
鎮守擂臺之上盡情展現文華風彩。
尤其是是喬峰還是布衣出身,本人的傳奇故事更是隨著名氣傳揚出去。
比如一諾千金,比如喬生連城的剜心之事也是傳遍了西湖。
這就是揚名。
人們本就喜歡挖掘八卦,這場盛事之中天南海北的人都有,晉寧和鹽官縣會來人也是正常。
這讓大家對於這個有情有義的漢子更加欽佩。
同時也打破了以往只招收世家子而帶來的某些風評。
江南文會對於崇綺書院的變革是最大的廣告平臺,也為下一次招收學生做了很好的宣傳。
比如臺下某個姓梁的書生就下定了決心。
白鹿書院這次也是主力盡出,登場的恰巧也是三個頗有傳奇色彩的年輕人。
錢青。眾人評價是飽讀詩書,廣知古今,更兼一表人才。
曾因才貌出眾,被誤認為是另一位富家子弟,從而捲入了一場婚姻誤會,最終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才華化解了危機,並贏得了真正的愛情和尊重。
有好事人將其故事題上記載,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此人與喬峰鏖戰三天,對決十餘場後惜敗,雙方都是光明磊落之人,不論輸贏自然得了眾人的尊重。
白鹿第二人張浩,字巨源。自幼清秀異眾,長大後才華橫溢,容貌俊美,家世顯赫,以財豪著稱於鄉里。
他的傳奇主要在自己的愛人身上。其妻李鶯鶯為東鄰之女,二人於宿香亭一見鍾情,但不被張家應允,後李鶯鶯透過中間人傳信一年,折花數枝,回贈小詞,守得雲開見月明。
有好事人將其提名為:宿香亭張浩遇鶯鶯。
碰上錢仲玉可謂是老對手聚首。
前些年穩壓錢氏子一頭,再戰之時有些輕敵,便被殺的節節敗退。
最後拼盡全力勉強打了個不勝不敗。
“差點輸給了你,仲玉兄文采氣度見長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