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薇薇姑娘,請問你覺得,我們這個世界是什麼形狀的?大地是什麼形狀,天空又是什麼形狀?”
古薇薇不知道何書墨問三歲小孩都知道的東西幹嘛。
她脫口而出:“大地是平整的灶臺,天空是扣在灶臺上的半圓鍋蓋,這你都不知道?”
何書墨露出笑容。
果然,哪怕是古薇薇這種百年難得一遇,能被老天師看中並收入門下的天才少女,也會困在時代的侷限裡。
天圓地方,一個充滿無數“眼見為實”的天地構想。
何書墨沒有著急否認古薇薇的看法,他只是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整個大地是一個球體,天空則是裹住球體的一層球形薄膜。”
“大地是一個球?這怎麼可能?你看腳下的地面如此平坦,水倒在地上都不會四下流動,這說明地面沒有傾斜,怎麼可能是球形?”
古薇薇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將何書墨桌上的茶杯水倒在地上,果然沒有四下流動。
何書墨解釋道:“地面看著平坦,是因為大地這個球非常非常大,而我們太渺小,因此直覺上覺得是平坦的。”
“荒謬。我不信。你只是為了不告訴我太陽系,在胡說八道。”
面對古小天師斷然反駁,何書墨並沒有言辭激烈地與她爭論。
雖然事實和道理站在何書墨的一邊,他可以用一種超凡的姿態對古薇薇進行打擊和壓制,在她面前裝個大逼。
但他卻完全不打算這麼做。
原因無他,何書墨深知自己的水平,他不過是吃了時代紅利的普通人,瞭解一點那個時代的人都瞭解的常識,沒啥了不起的。真比起天賦和聰慧,他肯定是比不上古薇薇的。
這位古小天師,可是小小年紀就開始無師自學古代天文,常年觀測星空,手繪星圖的女狠人。
何書墨認為,給古代早期天文學家一點基本尊重,是他作為一個三觀正常的三好青年應有的基本素質。
“天師道脈,以天為師,是也不是?”
何書墨問古薇薇。
古薇薇仍然堅持:“是。但地是平的。”
“並非如此。我舉幾個例子,你回去仔細觀察,思考。等我這邊查清了魚的事情,你也想明白了,自然就可以聊太陽系的事情了。”
“第一個,水面船帆。當船隻靠近岸邊,最先看到桅杆頂端,然後船身才逐漸顯現。如果腳下大地是平的,我們應該能一直看到整個船隻,直到它因距離過遠而看不清細節。”
“第二個,登高眺遠。你站在高山上,可以隱約看出地平線是帶有曲線的。這也能說明大地是個球體,而非平面。”
“第三個,月食現象。在月食過程中,我們腳下的大地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大地的影子被投射在月亮上,影子的邊緣是圓弧形。同樣能說明大地是球形。”
古薇薇皺眉沉思。
如果前兩個現象,她沒來得及觀察,不覺得有什麼道理,但最後一個月食案例,和星辰有關,她在書中看過記載。
書中所描繪的月食,確實如何書墨說的那樣,月食過程,是圓弧形狀的影子,在逐漸蠶食整個月亮。
何書墨看到古薇薇進入思考狀態,便沒有打擾她。
他獨自回到桌前,研墨提筆,續寫大秦第二部。
寫到半夜,何書墨肚子飢餓,想問問某人吃不吃宵夜,可是某人沒打招呼,已經不知蹤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