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現在,每個人的活動區域都不是很遠——如果真的因為某些原因,要進行長距離的行程,東國官方會讓專車去負責。
所以,電瓶車已經能滿足基本的出行需求了,需要四驅車的情況,也就是有什麼東西需要運送或者搬運的情況。
比如池妍的父親,他就擁有一輛貨車,不過不是自己購買的,而是單位下發,目前所有權也還在所在單位的手裡,池妍父親只是因為工作需要,而有使用權。
修繕平整的道路駕駛起來很舒服,裹緊了一點車前的擋風簾,讓自己得以更加舒服一點。
這個時間點的嶺南市,早早的進入了忙碌狀態中,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和池妍一樣的電瓶車或者腳踏車這樣的出行方式,只有少部分依舊選擇步行。
當道路上的人變多的時候,交通安全就成為了東國必須要去處理的一件公共事務——當那重建起來的紅綠燈的紅燈開始閃爍的時候,池妍乖巧老實的隨著車隊停了下來。
每個人都老老實實的遵循著基本的交通規則,沒有誰去闖紅燈,雖然這裡其實沒有監控和攝像頭,但天災紀元後東國的懲罰機制,讓每個人都不敢去冒這個險。
國家說沒有攝像頭,就真的沒有攝像頭嗎?周圍的人,都是熱心的朝陽群眾,遇到這種事情,是真的會舉報的。
等待綠燈的同時,無所事事的池妍,打量著周圍的各色店鋪。
店鋪,這個有些生疏的詞彙,再次回到了池妍的生活當中。
一些店鋪的許可權逐漸開放,比如你覺得自己飯菜燒的好吃,那可以向自己原本分配到的工作部門發出申請,經過審查,得到資質之後,就可以像天災紀元之前一樣,合法的經營一個屬於自己的店鋪。
因為這有助於經濟的恢復,以及增加居民的幸福感——讓大家感覺到,生活真的已經在恢復正軌了,因此目前東國是在扶持的。
天災紀元前開店最大的成本,房租,在現在是幾乎無償提供的,所謂的租金,基本可以稱之為無。
並且即使店鋪經營不善,原本的崗位還是會在一個月內為其保留,如果覺得這家店沒法經營,那就再次向上面申請。
國家會對店鋪進行回收,如果覺得是店主個人問題導致的失敗,還會派人進行重啟,但不論如何,回收之後,店主都可以立刻回到自己曾經的崗位。
東國在天災紀元裡,極夜之災中貫徹的主題就是重建國家,恢復繁榮,希望讓生活重新回到正軌,讓所有東人們的需求,也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轉移向社交與尊重需求。
而這些店鋪的開放,正是其很重要的一步。
無數曾經的商人們,都希望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在滿是“機遇”的時代裡,一步先,步步先,因此踴躍參加,希望自己所擅長的,能重新為自己帶來大量的收益。
不過商人的本質是追逐利益的,有一句話流傳已久——
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池妍便知道有人透過不正當的手段去進行競爭,為了能爭取到更多的特權,甚至去專門賄賂負責審查資質的部門。
對方很清楚這麼做之後要是被發現的結果,表現的很謹慎,仔細準備,挑選的物件同樣如此,但富貴險中求,雙方終究是達成了這份“交易”。
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他們也低估了東國對於這一塊的在意——正因為知道這裡是塊大蛋糕,太多人盯著這裡。
最終還是暴露了出來。
於是就成為了又一個典型例子,傳遍了東國。
嶺南市身為案例出現地,首先,接受這份不義之財的存在已經不復存在,可能去踩縫紉機,也可能去工地當運輸機去了。
然而除此之外,其餘任何和其有聯絡的人員,都需要進行自查並做出說明書,為什麼能在天災紀元中,將這樣的人選拔進體制內。
嚴重的聯帶者,也降低了職位和生活待遇。
總之幾乎內部的所有人都恨死這個傢伙了——池妍的母親就在這“所有人”之列裡。
不過現在這個時間點,除了一些早餐店,沒有什麼店鋪開始營業,倒是這些店鋪霓虹的招牌,在不斷的閃爍著,炫目的跳動,猶如一個個個性鮮明的萬花筒。
綠燈閃爍,池妍逐漸離開了城區,向農場所在地開去。
“野外”的景色雖然比城市要黯淡許多,但是道路兩側的燈光依舊堅守在它們的位置,向道路上的所有人照亮光芒。
在路燈之外,是一個個的溫室大棚,大棚內部在此刻接近八點的時間裡,也已經生成了這個時間點的“陽光”,保證著植物們的正常生長。
在溫室大棚之外,則又是一個新的區域——那些在城區裡被樓層阻擋著的東國新的大型工程的容貌,得以窺見一斑。
圍牆。
池妍真的很久沒有見過如此的圍牆,根據不同位置,有不同的高度,最高的接近十幾米,但最低的也有五米左右,並且建成的牆體十分的光滑,至少常人根本不可能攀登上去。
成龍來了也不行,除非他帶著傢俱城。
這個計劃動工的時間很早,但是因為其近似於建造長城的工作量使其雖然一直加班加點的進行中,但是卻一直都沒有真正完成。
哪怕現在,這個計劃似乎也只進行了不到一半。
要知道,現在東國的效率,絕對不能按照天災紀元之前的來計算,連小型核電站的建立,都已經不需要一個月!
足以見得,這究竟是一個何等浩大的一個工程。
池妍的視線眺望著遠處才建造到一半的圍牆,看著上面配備的武器,無數如同只存在電影裡的移動炮臺,以及確保建造過程不出意外的大批的東國軍人,笑著感慨了一句:
“在這樣的牆後,應該能被保護的很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