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二四年十月十八號,早上十點三十三分——距離全球直播,還有一天一小時二十七分。
林立的父母已經被妥善安置在了同樣的酒店。
目前正在有人以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去和他們解釋現在的情況。
林立陪了自己的父母半小時後,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因為兩位先生正在等待自己。
“壹號先生,叄號先生,您們久等了。”身為近總統套房,房間裡自然是有辦公會客區的,林立過去,坐在了壹號先生的身邊。
“沒事,花時間在父母身上是應該的,還有什麼需求,你都可以跟我們說,趁現在世界的秩序還在,我們儘可能的幫你完成。”壹號先生溫和的對林立說道。
將自己的父母接到水南市,自然是林立的請求。
“沒有了,也不再給你們添麻煩了。”林立搖搖頭。
除了父母,林立不再有什麼特別值得掛念的人了。
“那我們現在聊一下正事兒?”壹號先生於是說道。
“好的,您說。”林立點點頭。
“這裡是昨晚開會,專家們結合伱給出的情報,得出的初步戰略方針,但我們畢竟沒有真正經歷過天災紀元,還得你過目下,看看能不能查漏補缺一點。
我們還會接著開會,等時機合適後,到時候會邀請你線上參與。”
壹號將一個檔案袋遞給了林立。
林立也沒有推諉什麼,他認為自己應該的確能幫上一點忙。
畢竟自己記錄的資訊並不算絕對完善——不是刻意瞞報,而是林立怎麼可能把四個月以來的全部見聞在短時間內事無鉅細的寫在紙上?只能挑絕對重點寫。
檔案很厚,並且大部分內容,林立其實看不懂——比如要在短期內建立避難所,要用什麼材質,用什麼供暖方式,建築結構……
這些內容充滿了專業術語、各種材料的學名,林立很確定,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獨自完全解析這份檔案。
這份檔案,可是聚集了東國所有國士,才能得出的絕對精華。
“我是有些想法要提的。”林立略過這些部分,看到遷移戰略時,終於有些看得懂的了,他才開口說道。
“稍等。”壹號先生拿出錄音筆,隨後才溫和的點點頭:“小林,你說。”
“在寒冰之災中,我們要面臨兩種危機,一是持續的低溫,二是間斷但極為猛烈的超大冰雹。”
“而這兩個危機,並不是均勻分佈的,透過後面幾個月在避難營與天南海北的人交談,是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的。”
“或許是因為海水的比熱容比石頭要大很多,在寒冰之災降臨時,沿海地區的溫度,下降速度遠比內陸地區要慢,並且在最低溫度上,沿海的確更是比內陸地區高出了十幾度。”
“並且,超大冰雹每次降臨時,越內陸,冰雹會越大、越多”
“也就是說,在寒冰之災中,相同條件下,內陸的存活率,與沿海地區相比,會天差地別,存活率極低,身為東洲中心的天京城,將是危機最大的地方。”
“但全部遷移到沿海地區,也絕對不能高枕無憂。”
“因為第二個月的地震之災,立刻就會給沿海地區當頭一棒。”
“和寒冰之災相反,地震之災的地震,並不是絕對按照板塊交界線爆發的,幾乎所有沿海地區,都會有密集的地震,但這種情況,越靠近內陸,會越少。
——但不是絕對沒有,哪怕在我們覺得完全沒有理由發生地震的區域,在地震之災中,也會發生地震。”
“除此之外,當海平面融化之後,海嘯會對沿海地區造成絕對毀滅性的打擊,這幾乎是沒有任何方式躲避的,無論怎麼樣的避難所,被淹沒之後,都無法倖存。”
“所以,我個人的見解,最適合建立長期避難所的,是東洲的中環,其中,東洲的內環,在第一個寒冰之災結束後,也會變得相對‘宜居’,絕對不能為了度過寒冰之災,而在沿海建立長期避難所,但如果是短期,則可以考慮。”
“其次,極夜姑且不考慮,異種之災中,異種的來源是天空和陸地,其對應的核心便是海洋和內陸上空,當然,雖然也不是完全絕對只從這兩個地方出來。
但是同樣如果不想要第一時間面對異種,中環也是最折中的選擇。”
“還有……”
“我想說的大概這麼多,以上都是我個人見解,很多是臆測,還是要對應的專傢俱體分析。”林立針對這個檔案袋,說了很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