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空心思一動,便帶著敖幽去追趕僧人。
他本能的感受到這僧人很不一般,冥冥之中的直覺更是告訴他應該追上去。
曹空腳下生風,在人群之中穿梭,可那僧人的身影卻似慢似快,踱步而行,卻任由曹空怎麼追都追不上。
最後,在一個拐角,僧人的身影消失。
曹空和敖幽面面相覷,可忽的曹空打了一個激靈,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下,轉而看去,正是那僧人,在微笑看他。
“兩位檀越,為何一直追著貧僧啊。”
曹空還未開口,敖幽倒是先道:
“你這老頭,明明有一身厲害法術,卻去欺負凡人,你不給人錢,人家不願意請你吃梨也無可厚非。
那人還在原地哭呢,你就回去給他些錢吧。”
僧人看著敖幽,眼中掠過一抹讚賞,只是心底卻暗道一聲可惜,隨道:“貧僧乃出家人,身無分文,又如何給。”
敖幽氣道:“你這老頭,好沒善心,哼,曹空我們走,他不給本姑娘給。”
僧人見敖幽如此作態,眼中讚賞愈濃,心間惋惜更甚。
又笑道:
“是那人吝嗇在先,與人相處當有仁慈心,倘若他秉有善心,予貧僧一顆,不僅沒有了今日之果,日後想來也會一生順遂。
貧僧實乃度人之舉啊,只是他沒有造化罷了。”
敖幽聞言,眼睛瞪的大大的,這是什麼邏輯,她感覺是錯的,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去辯,扭頭看向曹空,意思讓曹空來說。
曹空此時開口道:“或許大師不喜那賣梨人的吝嗇,故而以術法懲戒,欲行教化之事,只是我聽聞,度人當以善巧方便,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如此之舉方是度人,大師雖懲戒其吝嗇,卻沒有給他覺悟的機會,未免有失偏頗。”
僧人撫須而笑:“言之有理,受教了。”不過很快又道:“不過這事並不因你而起,你為何要干涉。”
曹空道:“如何不是因我而起,梨是我同伴買的,水是我灑下的,倘若無我二人,那賣梨人未必會丟失一車梨。”
說罷,轉身就走,準備循著哭聲準備找上賣梨人,予其幾兩銀子,也算是了結因果。
“兩位檀越,且先等等,此事我亦有因,只是我確實沒錢,不如這樣,我這裡有半卷經文,贈與你手,就當是你幫我了結因果的報酬了。”
“哼,誰要你的經文,見自己沒理就服軟,我才不稀罕呢。”
敖幽嗤笑一聲拒絕,莫說這僧人行徑她看不慣,就說那經文,因凡俗之梨而贈的,又能有什麼不凡?
於是僧人遺憾道:“可惜可惜,既如此,貧僧烏巢,就於此謝過兩位了,兩位若是有空,可來浮屠山上,貧僧以清茶靈果招待二位。”
敖幽未有什麼反應,倒是曹空正在擺著的手,忽然僵住了那麼一瞬。
烏巢?烏巢禪師,他不是在浮屠山修行嗎?!
曹空聞得此名之後,即使竭力壓住心中震驚,可整個人還是顯示出一絲異樣,竟在玉華城中遇見這位?
容不得他失態啊,這烏巢禪師在原著中乃是在浮屠山修行的禪師,是一位神秘無比,強大無比的大能。
原著中,曾用猴子來襯托這位大佬的實力,當時猴子對烏巢出棒。
結果卻得來了一個,行者縱有攪海翻江江力,莫想挽著烏巢一縷藤的結果。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