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倒不急著回四合院,先奔了路邊攤。熱氣騰騰的羊肉泡饃端上來,湯濃肉爛,饃塊吸飽了湯汁,一碗才一毛二分錢,比四九城還便宜三分。按原主記憶,城裡頭這口吃食得要一毛五。
吃完一碗肚子裡還空落落的,再添一碗準得撐著。他抹了把嘴,結賬時又順帶買了些芝麻糖、糖葫蘆,溜溜達達逛了半晌,這才晃悠到火車站買票。
“四九城,坐票八分錢,站票六分。“售票員頭也不抬地報價。何大清瞧著烏泱泱排隊的人群,不少人揣著站票還美呢——扛著大包袱往上一坐,既省了錢又有了座。他可懶得費那勁,掏錢買了張坐票。
在候車室乾坐了兩個鐘頭,這還算順當。趕上運力緊張的時候,從晌午等到日頭西斜都是常事。綠皮火車“哐當哐當“晃進站,何大清找著座位倒頭就睡,再睜眼時外頭已能望見四九城的城牆。
提溜著帆布包擠下車,熟悉的街景撲面而來。雖說腦子裡裝著原主記憶,可真踩在這片土地上,感覺又自不同。放眼望去盡是灰撲撲的低矮平房,磚牆上還留著斑駁的標語和褪色的宣傳畫。馬路倒不算冷清,電車叮叮噹噹駛過,腳踏車流穿梭如織——早年間四九城就有十幾萬輛腳踏車,如今更是有增無減。
何大清在路口攔了輛三輪,直奔南鑼鼓巷95號。整個衚衕裡上百個院子,三進深的四合院統共沒幾處。夕陽西下時,大門口正聚著七八個瘋跑的孩子。
“傻柱!你爹回來啦!“
“雨水!快看誰回來嘍!“
熊孩子們一窩蜂似的往院裡竄,邊跑邊扯著嗓子嚎。霎時間滿院子都炸開了鍋,下棋的老頭棋子停在半空,嘮嗑的大娘抻著脖子張望。
“老何真回來了?“
“不是說跟保城寡婦跑了嗎?“
“倆孩子說扔下就扔下,雨水那會兒才五歲啊!“
“莫不是叫人家踹了?“
何大清剛跨進月亮門,迎面撞見個青年。這人生得周正,眉眼間透著股憨厚勁兒,正是中院賈家的獨子賈東旭。打小沒了爹,全靠他媽拉扯大。
賈東旭的母親賈張氏,雖守著寡婦身份,卻是這條街上有名的狠角色,潑辣刁鑽出了圈。
見著何大清,賈東旭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連句“何叔“都懶得叫。早有長舌婦嚼過舌根,說何大清對賈張氏存著歪心思,這話傳進賈東旭耳朵裡,他看何大清更像看殺父仇人。
“何大清,你不是去保城給人當上門女婿了嗎?咋灰溜溜回來了?莫不是人家嫌你年紀大,把你掃地出門了?“賈東旭叉著腰譏笑。
何大清突然回來,倒真讓賈東旭吃了一驚。這小子在南鑼鼓巷裝得人五人六,可軋鋼廠誰不知道他是個什麼貨色?四合院裡個個把他誇成花,可名聲這玩意兒,當不得真——滿院子數數,哪個是真正乾淨的?
但明眼人都清楚,賈東旭這小子肚裡沒二兩香油。可他偏要揪著何大清不依不饒,這就讓人窩火了。
“沒規矩的東西!拉幫套?你媽昨兒還跪著求老子去你家當倒插門呢!“何大清冷笑,“老子有親生兒子,犯得著給你當現成爹?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這話倒不是胡謅。根據原身記憶,賈張氏那老臉皮厚的確實勾搭過原主,可原主壓根沒瞧上她。自打那回碰了釘子,兩家人就徹底翻了臉。
賈東旭聽得兩眼通紅,理智“嗡“地燒成了灰:“何大清!我今兒非弄死你!“
砂鍋大的拳頭還沒沾到何大清衣角,何大清後發先至,掄圓了胳膊就是個大耳帖子。賈東旭只覺天旋地轉,原地轉了兩圈半,“撲通“摔了個四仰八叉,半邊臉瞬間腫成發麵饅頭。
何大清這身板本就硬實,穿越後又加了兩點力量屬性,一巴掌下去,賈東旭這種繡花枕頭哪扛得住?要不是這小子主動挑釁,何大清都懶得多看他一眼。
退一萬步說,就算原身真和賈張氏有點啥,他堂堂穿越者還能被這母子倆拿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