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兵變同樣意味著敵軍,至少撒丁軍隊計程車氣已經跌到了谷底。這無疑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弗朗茨抬起頭看向自己的參謀副官,問道:“這是法撒聯軍發起進攻的第四天了吧?”
盧卡斯立即回答:“是的,陛下。目前敵軍每天的進攻除了在我軍陣地前留下數以百計的屍體外,除了我軍有意誘敵深入的地方,其他區域幾乎毫無進展。您的防炮工事效果卓著,敵軍的炮火對我方士兵的殺傷極其有限。”
敵軍斷糧是弗朗茨早就有預測的,畢竟之前費時費力搬運、銷燬了大部分倫巴第王國的糧食,摧毀了亞歷山德里亞的重要物資倉庫,加里波第佔領的產糧區也拒絕給撒丁軍隊運輸糧食,撒丁又剛剛大規模擴軍十幾萬人,三十多萬部隊的糧食消耗是恐怖的天文數字。
弗朗茨沉吟片刻,突然靈光一閃,說道:“讓宣傳部的人著手準備一些勸降文章。”
話音未落,他又拍了拍額頭,“哦,對了,撒丁軍中不識字計程車兵恐怕太多了。那就多用些繪畫的方式吧,重點對比法軍在後方吃香喝辣,而撒丁軍卻飢腸轆轆還要頂在第一線衝鋒的場景。”
“我還有個主意,讓後勤部隊找個風向適宜的地方,每天燉上幾鍋濃郁的肉湯。看看這誘人的香味,能不能再勸降一些撒丁士兵。”說著,弗朗茨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容。
“對了,”弗朗茨繼續說道,“這些投降的撒丁軍隊,給他們足夠的糧食就行,不需要特別優待,和我們普通士兵一樣就可以了。我們需要這些人做個好榜樣。”
弗朗茨正準備再說些什麼,卻又擺了擺手,“算了,關於勸降這部分,就讓宣傳部的人好好發揮吧。”
就在這時,房間的門被輕輕敲響。一名神色嚴肅的機要參謀快步走了進來,手中拿著一封電報。
“陛下,”他恭敬地說道,“維也納溫迪施格雷茨親王發來的絕密電報。”說完,他小心翼翼地將電報遞給了弗朗茨。
弗朗茨接過電報,仔細閱讀著上面的簡要報告。
最後,弗朗茨的嘴角漸漸揚起,成了。
...
關於統一德意志的方案,遠不止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兩種選擇。
有些人懷抱更為宏大的野心,主張建立一個囊括所有德語民族的超級帝國,甚至將瑞士等地納入版圖。
巴伐利亞的路德維希·馮·德爾·福爾滕便設想了一個由四個部分組成的龐大聯邦:普魯士、奧地利、巴伐利亞(代表德國南部)以及由小國組成的聯盟。
與此同時,薩克森王國則提出了另一種三分天下的構想:普魯士、奧地利,以及由中等規模國家組成的聯盟(稱為“第三德意志”)。
還有一些務實派則主張僅僅擴大德意志關稅同盟的範圍,將瑞士、義大利地區納入,從而打造一個純粹的中歐經濟同盟。
這些方案各有千秋,背後則反映著各個利益集團的訴求和野心。最重要的是奧地利、普魯士誰也不服誰,英法也不希望出現一箇中歐帝國。
現在俄國已經與奧地利簽訂了俄奧密約,至少南德意志地區已經被承認為奧地利帝國可以統一的部分。俄國是站在奧地利的一邊的。法國正在和奧地利帝國作戰,英國剛剛經歷了換屆選舉,政府剛剛運作,加之克里米亞戰爭的慘重損失和鎮壓印度民族大起義的鉅額開支,不見得會直接出兵干預。
如果在這個時間點,奧地利能和普魯士達成協議,我們可以看做是2.5個列強對1個列強,基本上就是大局已定。
經過數日的艱苦談判,終於,在維也納富麗堂皇的美泉宮中,奧地利帝國的代表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和普魯士王國的代表亞歷山大親王簽署了一份意義重大的普奧密約。
這份密約的主要內容如下:
1.雙方一致同意,美因河以北的北德意志地區將被視為普魯士王國的勢力範圍。普魯士王國有權與這些邦國展開合併談判。
2.相應地,南德意志地區則被認定為奧地利帝國的勢力範圍。奧地利帝國有權與這些邦國進行合併談判。
3.雙方鄭重承諾,合併談判原則上以各邦國自願為準。
4.普魯士表示願意支援奧地利帝國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以促進經濟發展。
5.就當前正在進行的奧撒法戰爭,普魯士王國承諾給予奧地利帝國全方位支援。普魯士承諾將在協定簽署後的兩天內對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發起進攻。至於這一地區的最終歸屬問題,雙方同意在戰後進行進一步談判。
6.奧撒法戰爭結束後的和平談判中,普魯士將獲得一個談判席位,以確保其利益得到充分考慮。
...
其實弗朗茨給普魯士王國挖了個小坑,那就是俄國只承認奧地利帝國可以兼併南德意志的邦國,卻並未承認普魯士王國有權吞併北德意志邦國。
普魯士王國不久前還打了俄國的小弟丹麥,俄國和普魯士現在可還不是盟友,要想真正的吞併北德意志邦國,估計普魯士王國需要大出血一波,至少要讓毛子滿意。
北德意志邦國最大的問題是漢諾威王國,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即位後,大不列顛與漢諾威長達123年的共主聯盟結束,因為薩利克法律禁止女性在王朝男性在世時繼承漢諾威王位,但這兩家王室都是一家人,漢諾威國王喬治五世和維多利亞女王的關係很不錯,據說當時喬治五世的父親恩斯特·奧古斯特想要自己的兒子和維多利亞結婚,生個兒子出來,這樣到後面可以繼續保持共主聯盟,結果被喬治五世拒絕了,理由是嫌棄維多利亞脾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