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一愣。
他有些不理解‘糖衣炮彈’的意思。
夏之白主動解釋道:“大明要將軍隊的地位抬起來,最簡單的就是讓百姓認可軍隊,而想讓百姓認可軍隊,除了打勝仗外,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宣傳,而大明的軍隊能宣傳的地方很多。”
“鄱陽湖之戰,洪都水戰,平江之戰等等,其實都可大書特書。”
“只是靠尋常手段宣傳作用不大。”
“因為這就是一陣風,吹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但若是在地方建立幾座記念華夏光復的紀念碑呢?將大明這些將士的功績書寫上去,時刻都能被地方百姓瞻仰,歌頌他們為天下做出的卓絕貢獻,殿下認為,有多少將士能抵制得住這個誘惑?”
朱標聽得目瞪口呆。
這是他沒有想過的角度。
透過立碑的方式,給這些將領傳名。
這樣一來,這些將領,自然不會反對,而既然是立碑,自然是要往好的寫,藉此又將那些軍紀重申下去,大明的這些將領得了名,怎麼也要維護一下,至少不能讓軍紀顯得太敗壞,不然豈不是一下就被拆穿了?
拿人手短!
朱標眼睛一亮,拍手道:“這個主意不錯。”
“將這些將領往高處捧,他們自然是樂於見到,但與此同時,也讓他們不得不接受軍紀的整肅,不然軍紀還是這麼隨意,豈不是有損百姓心中他們的形象?”
“而且武官素來愛名,尤其是好面子,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也會去要求下面的將士。”
夏之白又道:“既然是紀念碑,自然要具備一定客觀,除了生者,還要記錄死者,要讓生者知道,這一切的來之不易,這是天下付出了多少心血換來的,而他們為了做到這些,又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這些紀念碑,不僅要刻記將領的名字,還要將當時計程車卒名字同樣記上。”
“他們同樣值得為天下稱頌。”
“現在大明的很多將領,在過去未必一來就當的主將,他們的頭上或許還有其他的將領,只不過在那麼多年的戰爭下,很多人戰死了,他們才得以躋身高位,此舉,也是讓他們回憶起過往,讓他們感嘆,昔人已逝。”
“相較於已經戰死的那些人,他們眼下得到的已足夠多了。”
朱標點頭。
這一點,他很是贊同。
大明很多將領,功成名就之後,很多都飄了。
覺得自己為大明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不把其他新晉升到朝廷的官員放在眼裡,但他們卻忘了,這一路下來,太多太多的文官武官死了,他們是站在這些身亡者的屍體上,才得到這麼多的賞賜的。
他們不該倨傲,而該是自足。
夏之白又道:“在天下範圍內,召集舊部,對這些為大明立國付出過汗水跟血水的‘老卒’,給與一定的肯定跟嘉獎,讓他們與有榮焉,讓他們感到他們過去做的事無比光榮,讓他們感到發自內心的驕傲。”
“樹立這些老卒的強烈認同感跟使命感。”
“他們就是最好的宣傳口。”
“若有條件,將軍中那些將領,也一併派過去,讓他們跟那些老卒見見面,去看看那些老卒現在過的是什麼樣子,光靠朝廷呼籲、靠朝廷想辦法,這終究是不太夠的,得讓軍隊的將領自己上心。”
“他們自己都沒有維護軍隊的意識,哪怕陛下跟殿下再有心,也不過是在對牛彈琴。”
朱標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