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側過身,極為嚴肅地注視羽衣神女的雙眼,鄭重說道:
“朝廷國力衰落已久,以往卻沒出現過‘鎮國’不回應一縣之令請求的情況。
顯然,國朝中樞近期發生了某種不好的變化,難以顧及各地方。
為了丹陰縣七八萬百姓,本縣以丹陰縣令的名義,請求神女信奉的神祇,太乙雷聲應化天尊進駐丹陰縣城!”
丹陰縣以“丹陰”為名,自然與丹江有關。
丹江兩岸二十五個村子,其實都歸丹陰縣管轄。
這二十五個村子,飽受丹江水神的侵害,卻不肯搬離,自有原因。
丹陰縣最肥沃的土地,可就在二十餘里丹江兩岸。
其它地塊,多是丘陵,僅縣城是另一塊平原,較為宜居。
整個丹陰縣人口,其實並沒有龔縣令口中的七八萬那麼多。
七八萬是縣衙戶籍上的數字,經年飽受妖患,還有惡神興風作浪,能有五六萬都算不錯了。
龔縣令知不知道實情,暫不清楚。
李靈素卻是真的不知道丹陰縣有多少人口,聽到七八萬這個數字,當即動了心。
如果天尊應縣令的邀請,進駐縣城,繼而統管整個丹陰縣,那可是能多出六七萬信眾啊。
一想到這點,李靈素就想一口答應下來。
她這次來到縣城,其中一個目的,不就是為了宣揚天尊威名,傳播天尊信仰嗎?
不過久在地裡刨食的經歷,讓少女忍受住了誘惑。
天上不會無端端掉餡餅!
李靈素閉了下眼睛,以《萬相金身》御劍術之慧劍訣,斬斷搗亂的慾念,復又睜開眼睛,冷靜問道:“不知縣尊有什麼條件,提前說出來吧。”
羽衣神女的神態變化,盡數落在了特意留心觀察的龔縣令眼中。
直到這時,羽衣神女面對諸多妖怪、野神求之不得的機緣,仍能保持平靜,沒有衝昏頭腦,龔縣令才稍微相信,羽衣神女信奉的神祇,真有可能是一位正神、善神。
否則的話,早就答應下來了。
碧波河龍王當年能夠以蛟身化龍,就是尋到了一個機會,竊據碧波河龍宮,凝聚了神敕,所帶來的造化。
丹陰縣城隍的神位雖然比不上碧波河龍王的神位,沒有那麼尊貴,卻也能夠開府建衙。
麾下文武判官、日夜遊神、各司將軍、陰差的職位,可都能用來招攬手下,壯大勢力,橫行一方。
龔縣令心中念頭湧動,面上不顯,認真說道:“本縣沒有別的條件,只求天尊真的進駐縣城以後,能夠庇護丹陰百姓。”
說著,龔縣令重重嘆息起來:“百姓疾苦,民生維艱。本縣是個庸人,為官一任,不能造福一方,慚愧,慚愧啊!”
李靈素當作沒有聽到龔縣令的感慨。
縣城百姓對於縣令的感官與評價,確實不壞。
可是,出了縣城呢?
不只是李村,丹江兩岸二十五個村子遭受丹江水神侵害的時候,縣令在哪?
徹底冷靜下來的李靈素淡淡說道:“茲事體大,我不能馬上給縣尊答覆,需要請示天尊。”
“此乃題中應有之義。”
龔縣令聞言,掉了個書袋,欣然同意。
談話至此,已經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李靈素道了聲告辭,利落離開縣衙,直接回客棧。
晚課,祈禱,等候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