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完全不一樣!
表明天尊真的愛護他們這些信眾,是真正意義上的正神、善神!
神使李靈素走後,負責守護丹江兩岸的二十四名籙生在行禮過後,一個個把腰桿挺得筆直。
天尊賜福,於普通訊眾,只是提升鎮宅桃符的效力。
於這些籙生,卻使得他們對於《萬相金身》的領悟更上一層樓。
有卡在緊要關頭的籙生,經此一激,當場突破。
這倒是黃天沒有想到的意外之喜。
丹江水府之中。
新任丹江水神宣奢,同樣得到了天尊賜福。
顯露原形的玄蛇蒙受金光照耀,妖軀內外變得無比純澈,成精化形前後犯下的殺孽,滌盪一清。
繼續積攢一些神力,熟悉一下神職、神域,熬一熬時間,玄蛇便能“走水”了。
所謂走水,亦稱走蛟,有兩個階段,兩種形式。
第一階段,乃是蛇化蛟,無需入海,只需佔據一塊合適的水域,發大水從頭走到尾就行。
這一種形式,劫難來自於內,主要是犯下的殺孽,那些被蛇吞入腹中的生靈,要向蛇討還公道。
蛇能夠熬過這一劫,便能化蛟。
第二階段,乃是蛟化龍,通常需要發大水、過大江,直到入海。
這一種形式,劫難來自於外,主要是天地之間難容太多高階生靈,要降下雷霆磨礪。
蛟能夠承受雷霆轟擊不死,便能褪去蛟身,化而為龍。
難度極高,九死一生。
但也有例外。
比如碧波河龍王就取了巧。
祂先竊據碧波河龍宮,凝聚神敕,再以神力淬鍊蛟軀,將妖軀淬鍊成神軀,繼而順利成功化龍。
宣奢之所以想在走蛟之前佔據一方水神神位,正是受了碧波河龍王化龍事蹟的啟發。
既然第二階段可以取巧,沒道理第一階段不行。
就算少了劫難的磨礪,化蛟、化龍後會比按傳統方法“走水”的蛟、龍弱上一籌,那又如何?
不是還有神位、神職、神力、神器的加成嘛,拉平了。
丹江縣城。
作為天尊神使,李靈素在天尊開始賜福的一瞬間,就心生感應。
不過少女只是向神廟的方向恭敬拜了一拜,禮讚天尊,便繼續做自己手頭的事情。
早上的時候,龔縣令親自到客棧,找了羽衣神女,詢問天尊進駐丹陰縣城之事的進度。
李靈素從縣令的舉動中,看出縣令其實已經知曉丹陰縣城隍廟已有新主人,索性挑明來講,直言新任城隍乃是天尊從神,正是天尊進駐丹陰縣城的第一步。
從今天開始,牛城隍將會代表天尊,與龔縣令合作,庇護丹陰縣百姓。
縣衙如果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可以去城隍廟求助。
同樣的,牛城隍有什麼事需要縣衙配合,也會去找縣令溝通。
龔縣令得到這般答覆,雖然疑惑羽衣神女以後負責什麼事情,卻沒敢問,心滿意足離開。
至於“鎮國瘋了”這個訊息,龔縣令不敢留小心眼,主動告訴了羽衣神女。
李靈素也在龔縣令走後,立即向天尊祈禱,回報這則訊息。
天尊沒有回應,似乎並不在意。
少女也就沒多想,按照自己的節奏,繼續在丹陰縣城宣揚天尊神名。
為了不使得郎中失去生計,李靈素沒有繼續施治符水,而是遊走在城中各處鬼窩,做法事超度亡魂。
這些鬼窩與鬼窩中的亡魂,都是在上一任城隍不知為何重傷,城隍廟陰司成建制被滅,無法履行城隍職責以後形成的。
等到牛城隍招攬從神,建立陰司,能夠履行城隍職責,基本不會再有。
做完這場超度法事,李靈素停了下來。
天尊賜福,給了她靈感。
符水乃是一時急需,桃符方能長久有效。
在這個混亂世道,百姓們吃夠了惡妖、惡神的苦。
如果能夠請回一塊可以長久鎮宅辟邪的桃符,想來很少有人會不願意。
特別是在桃符能夠立竿見影起到效果的情況下。
“就這麼辦。”
李靈素做出決定,餘下的三戶鬧鬼人家不做法事,而是給一塊桃符。
鎮宅桃符,諸邪辟易!
只要那幾戶人家誠心供奉,絕對不會再受亡魂困擾。
對此,李靈素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