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明白了。
支撐著李良勳活下去的那口氣散了,他在求死。
趴在矮墳上吹了一夜的冷風,清晨時分,腦袋暈暈乎乎回到家,知道自己可能得了傷寒,沒想著治,也沒想著告訴他人。
李良勳就這麼在所有人面前,若無其事地強撐著,然後突然病倒。
“何苦來哉?”
感慨了一聲,黃天降下關注,檢查李良勳的身體狀態。
不檢查不知道,一檢查嚇一跳。
李良勳距離徹底死亡,只差一線。
一口氣上不來,人就沒了。
以黃天如今四品青金敕天神的位格,想要強行救回李良勳,也要付出很大很大的代價。
發現這個情況,黃天也就放棄了救活李良勳的打算,只是渡了一縷神力,吊住李良勳的性命。
少女神使現在正拼了命地往回趕呢,讓她見她的老族長最後一面,不留遺憾。
等待李靈素趕回李村的時間,黃天的思緒不自覺發散了。
李良勳的這種情況,讓黃天想起了前世聽說過的一個神話傳說。
據說世間存有天地人三本奇書,分別是天書《封神榜》,地書《天地寶鑑》,人書《生死簿》。
天書《封神榜》封敕神祇;
地書《天地寶鑑》原為一塊大地胎膜,洞察三界,預知過去未來;
人書《生死簿》掌管有靈眾生壽命。
黃天依稀記得一個說法,《生死簿》其實有三簿,分別是黃簿、太山簿、合內簿。
黃簿主生,太山簿主死,合內簿主命數。
如果一個人必須死,只有三簿上的名字全部塗黑,陰司才能拿人。
主生的黃簿上,這個人的名字只要留有一絲未塗,哪怕太山簿與合內簿上名字皆被塗黑,這人就還有生機。
李良勳眼下的情況,就像極了三簿上的名字全被塗黑,必死無疑,回天乏術。
黃天的思緒之所以會發散到《生死簿》上,是因為餘下的一個空白神職,在敕封了牛結實作為丹陰縣城隍以後,有了凝聚具體的跡象,卻遲遲沒有進展。
作為四品青金敕天神,黃天扮演的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現在有三個具體的神職,分別是“驅瘟治病”、“斬妖除魔”、“濟死渡生”。
“驅瘟治病”來自於【開局:抉擇一】,是黃天選擇治理李村瘟疫的獎勵。
“斬妖除魔”是黃天斬殺狼、狽、虎、豹四妖后所得。
“濟死渡生”是黃天平息犧牲怨憤,鍊度數十萬亡魂後凝聚。
從這三個神職的來歷可以看出,神職與黃天的行為息息相關。
第四個空白神職,在敕封牛結實為丹陰縣城隍後,有了凝聚出來的跡象。
這就表明,這個還沒凝聚出來的神職,與城隍這個神位強相關。
城隍是什麼?
城隍是對應人間朝廷“陽官”的“陰官”,專司負責所在地區的大小陰間事務。
城隍開府建衙,便是陰司。
黃天有理由相信,正在凝聚的神職,與陰司、亡魂脫不了關係。
現在,牛結實組建丹陰縣陰司的進度遲滯不停,已經影響到了第四個神職的凝聚。
為了加快第四個神職的凝聚,黃天認為,自己得想些別的辦法,不能把希望全部寄託在牛結實身上。
於是,今天受了李良勳一事的啟發,黃天想到了和《封神榜》並稱為天地人三大奇書的《生死簿》。
如果他能像煉製出《封神榜》一樣,煉出《生死簿》,是不是就能馬上凝聚出第四個神職了?
或者,讓少女神使帶著籙生們,多多做超度亡魂的法事,是不是也能加快第四個神職的凝聚速度?
一個個念頭不斷浮現。
直到李靈素風塵僕僕趕回李良勳家裡,黃天方才停下思緒。
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
李良勳病重垂死,對於黃天而言,無關緊要。
可是對於李靈素來講,卻是與她母親染上瘟疫一般大的事。
直接跑進李良勳的臥室,見到形容枯槁,躺著不能動彈的老族長,少女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嘩啦啦滾落。
不過到底還是歷練出來了。
李靈素只發洩了短短三秒情緒,就硬生生止住淚水。
她揚起手,《萬相金身》配套法術中,類似“回春術”、“治癒術”、“除瘴術”之類的治療法術,接連用出。
一個不靈,就換下一個。
天尊準允她代行的“驅瘟治病”神職,也動用了起來,配合神通“掌握五雷”之“治祟”、“蕩癘”一起使用。
然而,無論是法術,還是神職、神通,都沒有起到治療的作用。
倒是把昏迷中的李良勳給喚醒了。
眼皮顫動了幾下,李良勳艱難睜開眼睛,看到了無聲哭成淚人,不停在施展法術的李靈素,看到了攏著兒女的李儉禮,看到了耷拉著腦袋的李儉仁,還看到了很多人。
這些人一個個都沉默著,哀慼著,希冀著。
希冀李靈素這位天尊神使能夠治好李良勳,希冀大慈大悲的天尊降下神恩,救回老族長。
李良勳努力張開嘴巴,想要說話,卻發現自己的身體已經無法執行自己的意志。
就連喉頭聳動,發出類似嗬嗬嗬的聲音都無法做到。
這讓李良勳很是絕望。
隨即,他在絕望中看到了一絲希望。
李良勳開始祈禱,向給了丹江兩岸二十五個村子所有村民重新期待生活美好幸福的期盼的太乙雷聲應化天尊祈禱。
“仰啟神威豁落將,都天糾罰大靈官。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