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華夏:我的直播對話古今

第47章 重現昔年萬國來朝!

張凡的目光掠向朱元璋。

他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若是換了明太祖,會怎麼書寫。

朱元璋親眼見到一百七十多名隸屬大明的忠誠士兵被無理殺害,目中煞氣湧動。

以血還血!

他立刻想到自己麾下那位大名鼎鼎的悍將,常遇春。

倘若常遇春在這裡,那麼一天之內,這個極小的國家,將不會再有一個活人!

可是,十四世紀的鄭和,他並不知道自己正被數千萬乃至上億的人圍觀,其中甚至還包括應該已經故去數年的大明太祖。

眾目睽睽之下,鄭和交出了屬於他的那份答卷。

為了完成和平的使命,為了讓西洋各國真正感受到我們的誠意而不是陷入恐懼,鄭和力排眾議,沒有率兵火力登陸,而是再次派出使者,交涉此事。

爪哇國國王……當場就尿了!

殺大明的人?還殺了一百多?

要知道,不要說遙遠的那個強大到令人震顫的恐怖帝國,就算是眼前這支武裝到牙齒的無敵艦隊,要消滅他們,就彷彿是捏死一隻螞蟻。

最終,大明原諒了他們的過失。

泱泱大國,不缺你的那點可憐的賠款,要的只是一個態度。

既然真的是誤會,大明並不是睚眥必報的性格。

在手握重兵的情況下,在遭受無禮對待的情況下,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剋制憤怒,顧全大局,這是何等的忍耐力?

鄭和絕非懦弱,此舉之中,有大智慧!

從那以後,爪哇國年年自覺進貢。能成為大明附屬之一,被視為極大的榮耀。

鄭和艦隊的善意,迅速征服了全世界。

以德服人,絕不是一句空話。後世的那個張凡口中的強國,強大的時候吆五喝六,特別想讓人家都聽他的,不聽就用武力壓制。

雖然威風一時,但卻後患無窮,連大樓都被人炸了。

暴力可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後盾,但絕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了不起!”

朱元璋的眼中閃過驚奇,看懂了鄭和的隱忍和智慧,並給出了極高的評價。

“此人,應當重用!”

張凡卻笑著說道:“可是陛下曾經親自下旨,嚴禁太監干政,所以,要怎樣重用呢?”

啊!

朱元璋又吃了一驚,連忙向船頭的鄭和定睛望去。

他竟然是個太監?

明太祖一生,最強大的能力之一就是能夠識人,並且為我所用。

正因如此,才誕生了徐達、常遇春等一批堪稱無敵的名將。

所以朱元璋自信他絕不會走眼,這位率領艦隊遠航的將軍,若是放在戰場上,憑藉他的敏銳和隱忍,絕對也能夠成為一代名將。

萬沒想到,竟然是他一直都瞧不起的太監。

或許……是自己偏頗了?

真正偉大的人,不論在什麼地方,不論遭遇了何種境遇,總會放射出屬於他的熠熠光芒。

偉大的航程走過無數地區,帶著鄭和的理想,帶著大明的善意。

艦隊來到古裡,鄭和完成自己的使命,心情甚好,便用一塊碑文,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碑文曰: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同風,刻石於茲,永昭萬世。

這是一座歷史的里程碑!

而六十多年後,又有一支由四艘船組成的船隊來到這裡,統帥者名叫達·伽馬。

他們找到了財寶,欣喜若狂,毫不猶豫地據為己有。而且還在這裡豎立了一根標杆,就此宣示了葡萄牙的主權。

這是達·伽馬的習慣,在別人的土地上樹立自己的主權。

這事兒他幹了很多,而且引以為傲,這是西方殖民者的邏輯。

可是這位頂著冒險家頭銜的強盜永遠也不會知道,六十多年前,有一個叫鄭和的人,率領著足以撕碎葡萄牙十次的無敵艦隊來過這裡,並且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一座代表了和平與友好的豐碑。

“以德報怨,壯哉大明!”

抖音直播間裡,七千萬華夏人,驕傲地挺起胸膛,就跟站立在船頭的朱元璋一樣!

朱元璋是驕傲於子孫有出息!而現代的華夏人,則是驕傲於自己的祖先,擁有如此寬廣的大格局!

“看看吧!我們當老大的時候,是怎麼對待小弟的?”

“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大明,擁有碾壓式的軍事優勢,卻能平等對待小國,哪怕對方再落後,也尊重其主權和領土完整!”

“我們給予,而不是掠奪!”

“我不明白!還有誰,能有資格在我們面前指手畫腳,標榜所謂的民主!”

“大明也是征服,就比如說那個嚇尿的爪哇國。但這種征服是發自內心的!鄭和的艦隊征服了沿途幾乎所有國家!”

“嗯,用今天的話說,那就叫服氣!”

“明亡之後,有朝鮮人來拜祭崇禎,哭七天七夜,絕食而死!這才是真正從內心的臣服和崇拜!”

“大明陪臣!崔孝一!”

“這就是以德服人的威力!那些依靠暴力壓制的,死後必然遭到清算,甚至人家放鞭炮慶祝呢!”

直播間裡,一時間,只有華夏人的聲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