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畫面裡,也同樣無比安靜,唯有鄧稼先的鋼筆劃過紙面,發出美妙的沙沙聲。
“由雙,孫曉闖:”
“你們好!”
“收到獲獎訊息,很為你們高興。”
“科學之路,浩渺無邊。我們都只是在海邊玩耍的孩子,偶爾拾到一隻美麗的貝殼。而真理的海洋,可能我們從未真正踏足……”
“獲獎的理論中,有不完善之處,我已另附信詳細分析,此時應該已經到了。”
“望再接再厲,為我華夏,做出更大貢獻!”
“……”
“臥槽!”
“沃日啊!”
“這真的假的?”
“確定不是寫來玩的?”
“如此說來,剛獲得諾獎的那兩位,竟然像是鄧老指導的學生?”
“天啦嚕!”
“張凡!你這是下了一盤什麼棋?”
可是,這封信只是一個短暫的開始……信上言簡意賅,只用了三分鐘就完成,封口,等待寄往遠方。
接下來鄧稼先的行動,更加令人目瞪口呆!
鋼筆落在紙上,那富有韻律的沙沙聲,整個晚上根本就沒有停下來!
從八點開始……直到牆上的時鐘指向凌晨三點!
鄧稼先筆下,90%以上的內容,沒人能看懂!
高深晦澀的理論,鬼畫符一樣的公式,充滿靈氣的開闊思路……
在這裡!鄧稼先彷彿一下子就變了個人,再也不是那個上班下班,跟妻子兒女平淡過日子的老人。
在這小小的房間裡,鄧稼先彷彿是掌控世界的大魔法師,他手中小小的一支鋼筆,擁有著能夠點石成金的非凡魔力。
大家看不懂那些尖端物理學理論,但是看得懂字裡行間的諄諄教誨、看得懂鄧稼先傾注的心血與溫情、看得懂那些陌生的名字,對於這位老人的無比尊敬與崇拜。
“天啊!天啊!”
“這反轉……張凡你真是太牛逼了!這誰能想到啊!”
“原來每天八點睡覺,根本只是一個假象!”
“鄧稼先沒有去研究核彈,卻是躲在這小屋子裡,為華夏培養了這麼多頂端的人才!”
“從剛才寫信的內容看,有好幾個人,研究的方向早就能夠達到諾獎的層次,但因為鄧老認為隱藏起來對國家更有利,所以才壓著沒有發表!”
“先人後己!先國後人!鄧老一直都沒有變!”
“三十七封!一晚上的時間,鄧老就寫了三十七封信,大多數都是指導學習方向的!他們全都是鄧老的學生啊!包括剛剛獲獎的那兩位!”
“太強了!”
“張凡是要告訴我們什麼?”
“我明白了!張凡好像在跟我們解釋,為什麼我們國家在諾貝爾獎的領域,表現始終不盡人意!”
“其實,以華夏人的智慧,豈會無法征服這個世界最高獎項!”
“楊老留在海外,1957年便震驚世界,後來依託他理論體系的獲獎者,又有數人!楊老可以說早已凌駕在諾獎之上,是世界上碩果僅存的物理巨匠!”
“鄧老作為他最好的朋友,作為二十六歲便獲得學位的‘娃娃博士’,倘若也選擇這條路,成就只會更高!”
“還有王淦昌!于敏!這些人……他們代表了華夏智力的天花板,哪裡會被小小的諾貝爾獎攔住?”
“只是……在華夏剛剛建國的時候,華夏最需要的並不是前沿物理理論的研究,而是能夠迅速走出實驗室的實用型成果,正如鄧老研究的原子彈一樣!必須要實踐,才能更好地幫到華夏!幫到祖國!”
“所以……他們放棄了那些虛名,換來了華夏今日的騰飛!”
“等著看吧!不出二十年!華夏的諾貝爾獎,將迎來一個井噴式的爆發!”
“呵呵!到那時候,諾貝爾?恐怕沒資格叫最高獎項了!真正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方向的,唯有華夏!”
不!
如果張凡可以看到這些彈幕,一定會苦笑著搖頭。
並不是我安排了這個情節,來告訴你們關於諾貝爾獎的什麼事情。
諾獎,算得了什麼!
眼前這個奮戰到凌晨三點,依然精神奕奕的老人,才是華夏真正的瑰寶!
就在幾天前,他還曾經昏倒,可這卻絲毫沒能改變他為國拼命的熱情。
沒想到啊……
張凡輕輕嘆息。
沒想到我憑藉系統的力量,為鄧老開闢的這個世界,卻並沒能讓他真的好好休息……
“鄧老,久違了!”
張凡的身體從虛空中踏步而出,臉上寫滿崇敬,彷彿是面對一尊真正的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