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捧著稻苗,張凡站在身邊,目送著袁隆平的身影漸漸遠去,靜立良久。
隨後,張凡的身形沒動,卻將鏡頭慢慢拉了過去。
於是,穿過一片片金黃色的麥浪,孔子和張凡,還有螢幕前超過一億的華夏人,再次見到了他。
袁隆平似乎是倦了,躺在一片稻苗旁邊,安詳地睡著了。
“我知道,您的夢想。”
張凡口中低聲唸叨著什麼,然後將手揮了揮。
霎時間,袁老身後的稻苗,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瘋狂生長!
只一眨眼的工夫,就堪比高粱!但依然沒有停下來!
一片稻苗,最終化作了一株株參天大樹,搖曳著巨大的穀穗,宛如一個個沉甸甸的榴蓮。
踏實的陰影,遮蔽住所有陽光,讓那位睡著的老人,能夠擁有一片永遠的清涼。
畫面之外,再次響起了熟悉而親切的聲音。
“我有一個夢……水稻長得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我躺在稻穗下面,乘涼呢!”
畫面定格。
如同洪荒異種一樣的水稻,似乎突兀地拔地而起,彷彿是不切實際的抽象畫派。
絕不合理,但卻讓所有人止不住眼淚。
袁公!一路走好!您看!您的夢想已經實現了……
“袁老千古!再次拜別!”
“感謝張凡,感謝典籍華夏,讓我再次見到袁老的身影!這演員很不錯!演出了神髓!”
“神農迴歸天位!億萬凡人叩拜!”
“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丁。袁老!您化身星辰在天上,護佑我們華夏,永遠繁榮昌盛!”
……
“哎哎哎!到底要我們看什麼?”
“先是那個兩千多年前的老頭大吃大喝,搞得我都餓了,去吃了個披薩。”
“然後華夏的這個科學家,種田的,跟那個孔子,有什麼關係?”
“種大米很厲害嗎?你看,我可以吃披薩的。”
“跑題了吧?”
“之前的問題還沒解釋啊!什麼是文化?為什麼會擁有讓華夏強大的魔力?”
突如其來的不和諧音符,迅速激起眾怒。
但沒想到的是,率先反擊的,竟似乎不是華夏人。
“這位朋友,你的無知,並不是你放肆的理由!”
“什麼是文化,你或許永遠搞不清楚,因為你距離它實在太遠!”
“袁先生的出現,是為了回答先前的問題‘足食’!”
“正因為袁先生的努力,現在不僅是華夏,全世界都享受到‘足食’的美好。”
“2017年,馬達加斯加農牧漁業部植保司司長薩乎裡一行專程來到湖南長沙,為袁先生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面值2萬阿里亞里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幣。上面印著一束雜交水稻。”
“那個超級大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地引進的華夏雜交水稻就較原有高產常規水稻良種產量高出165.4%至180.3%,被當地人驚呼其為‘東方魔稻’!”
“東南亞的印尼,雜交水稻產量高出當地品種一倍多,被當地農民親切地稱為‘隆平稻’!”
“Y國《獨立報》這樣盛讚袁先生:他的高產水稻品種幫助全世界的人們養活了自己!”
“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蘇門答臘島、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奈及利亞的丘陵河谷地帶……雜交水稻已經推廣種植和引進試種到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2010年,時任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總幹事喬塞特·希蘭撰文寫道:“當我在世界各地訪問時,人們問我為什麼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們這一代消除飢餓——這確實是我深信不疑的,華夏就是我的回答!”
“所以!這位朋友!你是來自哪個國家的?你的無知,或許會令你的國家為之蒙羞!”
說得好啊!
這番回應,迅速得到了廣泛認同。
消除飢餓,我深信不疑。
因為——華夏!就是我的回答!
完美懟翻腦殘!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畫面的定格,開始解鎖,鏡頭重新切到孔子臉上,他正念叨著自己說過的那句話。
張凡已經帶他看過了後世華夏之兵,現在又看到了全人類已經可以“足食”。
這在兩千五百年前,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事實上,飢餓問題,困擾了華夏、困擾了全世界幾千年!
從茹毛飲血,到核武器出現,人類甚至已經可以在天空中飛翔,卻還是無法徹底解決飢餓問題。
直到,神農轉世,降臨人間!
“夫子。”
張凡努力從剛才送別的情緒中掙脫出來,道:“我們去看一看,當今華夏,民之信仰!”
“請!”
孔子神情凜然,這正是他最關心的東西!
後世華夏,有強兵拱衛,能豐衣足食。
然而,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兩千五百年後的“民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