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錢,能幹什麼?
在這裡,能為苦苦抗癌的家庭,炒一個菜。
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用爐火溫暖著家屬的心。
這裡,有濃濃的人情味,有家的味道。
畫面中,並不整潔的環境,極其平凡普通的兩個人,嫋嫋升騰的煙火氣,卻無疑是令人不自覺浮現出微笑的人間溫暖。
孔子看著畫面中的兩個人,忍不住讚歎道: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卻不改其樂!賢哉!”
呵!
張凡不語,臉上保持著微笑。
這句子,千古流傳,原本是孔子用來讚譽他最喜愛的弟子,顏回。
可現在孔子卻毫不猶豫地把最高的讚詞,送給了這一對夫婦。
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卻不改其樂!
這正是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的真實寫照,能得夫子一句“賢哉”,亦是實至名歸!
……
他,四十三年,堅守偏遠山區。
帶領村民們用最原始的方式,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路,鋪就了一條八公里長的絕壁天路!
帶領鄉親求脫貧,敢向絕壁要天路!
當代愚公,毛相林。
又一幅畫面緩緩流過,那宛如刀劈斧鑿般的險峻山嶺上,卻清晰地出現了人工開鑿的痕跡,宛如給險峰斷崖賦予了一條條清晰的血管,血管裡流淌的,卻是無數人的生計和希望!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孫!”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兩千多年前,愚公移山的智慧,時至今日,依然普惠華夏!
誰是愚公?誰是智叟?
華夏人篳路藍縷,埋頭苦幹,幾十年的時間便贏得了基建狂魔的稱號,讓世界望塵莫及。
正如寓言故事的結尾,愚公終將感動天帝,以神力將山嶽挪移。
子曰: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四季輪轉,萬物滋生,這都是自然的規律,那麼蒼天還需要說話麼?
可是兩千多年後,卻有人大筆一揮,豪邁笑道:欲與天公試比高!
眾志成城,人定勝天!
北上廣不相信眼淚,華夏人不相信天意!
……
孔子還沒來得及回味感慨,又是一幅畫面滾滾而來。
一場事故,曾經讓他失去了左手。
可是他刻苦鑽研,勤學苦練,用一隻手,焊接起國之重器!
九九式坦克首席技師,獨臂焊俠,盧仁峰!
“真賢人也!”
孔子目光灼灼,看著缺了一條手臂的盧仁峰,卻處處衝在最前面,其餘四肢健全的工人,都必須在他的指揮下操作。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不!
孔子親眼看到了,當一個人擁有足夠堅強的內心,那麼即便是肢體並非健全,同樣能夠驕傲地面對命運,向命運露出嘲諷的笑容!
……
畫面再次滾動,卻出現了孔子似曾相識的畫面。
啊!是那座城!
不知是捕捉到了哪個關鍵的資訊,孔子已經可以確定這就是那個被經歷地震災難的城市。
帶著雨衣,將300斤食材送去那裡!
“怕!當時真的很害怕!”
“但救災支援人員在第一線,不曾退縮!我們,更不能退縮!”
逆行,送上兩萬份盒飯!
雨衣妹妹,劉仙。
看著畫面裡身穿白衣的劉仙,孔子恍然。
原來他曾經震撼過的那四面八方匯聚的力量,並不只是張凡說的救災志願者。
每個人,都在儘自己的力量!
十四億份力量匯聚在一處,足以移山填海,足以逆天改命!
……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他曾經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建功立業,榮獲一等功。
回到家鄉,卻隱藏戰功,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勞動。
荒山上,有他栽種的十三萬棵樹!
不忘初心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
您的功績,人民記得!
……
畫面的流動,開始加速!
剪影出現的速度越來越快,有時候只是一個鏡頭,幾個瞬間,卻讓孔子始終能看得真切明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