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華夏:我的直播對話古今

第91章 生命禁區,最可愛的人!

子貢問政!

這是論語裡非常有名的典故。

子貢問的問題,其實就跟剛才張凡說的那個,有點類似。

只不過張凡的問題涵蓋的範圍更廣。

人間,可以包括任何思想領域。

但子貢問的,只是有關政治。

子貢說:夫子啊,一個國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穩,需要做到哪些呢?

孔子回答:就三條!

首先有足夠的糧食,老百姓能豐衣足食。

其次國家要有強大的軍隊,保障國家安定。

第三是老百姓得對國家有信仰!

然後子貢就又說了,三條太多,如果必須去掉一條的話,老師認為應該去什麼?

孔子說,實在不行,咱就“去兵”,不要這個武力保障了。

子貢很坑,故意為難老師,繼續問,如果再去掉一個,去什麼?

孔子很認真地說,去食!

實在不行,寧可餓著肚子,連物質基礎都不要了!

然後孔子就說出那句千古名言: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到後世,兩千多年的流傳,無信不立似乎被解讀成做人要講信用。

但是……

小了,格局小了!

孔子說的這話,不是個人信用,而是指國民對國家,要有信仰,否則就會崩潰和渙散!

而這種崩潰和渙散,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東西!

要知道,“去食”,那無非就是一死而已!

但即便死,也要守住心中的信仰!

這就是孔子對於國家政治的理解,這就是他對於“人間”的看法。

孔子認為,“信”的力量,足以把一國百姓凝聚起來,爆發出足以移山填海的巨大力量。

“夫子,請。”

張凡臉上露出微笑,夫子的回答並沒有出乎意料之外。

熟悉的祥雲再次出現在腳下,托起孔子和張凡的身形,飄然入世。

“我們……去哪裡?”

孔子站在雲端,卻還惦記著剛才自己的回答,心中其實也有些忐忑。

足兵、足食,民信之矣!

自己關於人間的這個理解,能夠得到後世的認同麼?

“我們去看一看,後世之兵!”

說話間,白雲悠悠,已經飛越萬里神州,來到一片雪山皚皚的地界。

嗯?

孔子看到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不由得想到之前曾經看過的“南極洲”,於是開始努力尋找那些很有意思的兩腳怪物。

唔,怎麼沒有?

“這裡是崑崙山脈中段,神仙灣哨所。”

張凡的聲音在身邊響起,卻是帶著深深的崇敬與感佩。

這裡是華夏晝夜溫差最大的哨所,常年大風,空氣含氧量極低,在這裡巡防的邊境哨兵,常年陪伴的,只有雪山和寒風。

條件極其惡劣的神仙灣,被醫學家成為生命的禁區!

能夠在這塊土地上游走的,唯有華夏邊防的戰士!

建哨初期,那些戰士們僅僅用一頂棉布帳篷,一口架在石頭上的鐵鍋,啃著壓縮乾糧,硬是堅持下來!

到今日,已經不知經過了多少次輪換,守在這裡的,只有最堅強的華夏戰士。

“啊!這裡竟然有人!”

離得近了,孔子終於看到那幾個身穿厚棉襖的哨兵,不由得驚歎出聲。

他可是記得,之前觀天下,到那個叫南極洲的地方,張凡曾說過,這裡條件太過惡劣,沒有人居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