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州!”
從現代之冀州,回返春秋,孔夫子恍然若夢,然後,又伸手觸向面前的地圖。
這一次,剛好指向地圖中心,那便是又被稱作“中州”的豫州之地,也就是現代華夏河南的大部分地區。
“啊啊啊!我豫州來了!”
“飯格!帶夫子看看俺!中不?”
“咦……咋去水邊哩?那河水可涼呢!”
令無數豫州人民失望的是,這次張凡帶著夫子,並沒有再次選擇一個幸運兒上門,而是來到一片河邊。
好像是洛河?
有很多當地人,迅速從景觀中分辨出這是哪裡。
“這,是洛水。”
張凡一指面前的水域,道:“相傳,大禹治水時,有神龜從洛水中浮出,背上的圖案,便是洛書,與伏羲根據龍馬身上的花紋描畫的‘河圖’,並稱為河圖洛書,那是華夏文明的第一縷曙光。”
“善!”
孔子點點頭,這地方似曾相識,但畢竟是隔了兩千五百年的歲月。
如今只見河水兩岸風景如畫,唯有盛世才能擁有這樣靜謐的宜人景色。
接下來,揚州!
夫子又選擇了九州之一,卻有悠悠的吟哦聲,彷彿從虛空中響起。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優美雋永的詩句,竟每次都有古風飄逸的詩人在虛空中隱現身形,高歌吟唱,把現代化的揚州城,彷彿直接帶回了千年輪迴。
孔子曾親手修訂《詩經》,可當他第一次聽到後世詩句格律之美,眼中又一次放出異彩。
青州!
巍峨泰山,孔子當然記憶猶新!
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夫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是記載在《孟子·盡心上》的軼事。
後世杜甫更是憑一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再次盛讚此事,流傳千年而不朽。
徐州!
水系發達,地通南北,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荊州!
跟隨孔夫子遊遍荊州,才知道這是多大的一塊地方!當年諸葛亮北伐時,倘若荊州還在手中,必定不會無功而返。
梁州!雍州!兗州……
地圖上一塊塊區域先後亮起,孔夫子就這樣跟張凡一起,遍歷華夏九州!
“懂了!”
“原來這就是張凡要給夫子看的,華夏之美!”
“在冀州,給夫子看的是,人文之美!在揚州,是詩詞之美!在青州,是山嶽之美!在荊州,是征伐之美……”
“厲害了這設計!”
“先觀天下,再歷九州!”
“哈哈!都說孔夫子是個旅遊愛好者!這下,可真的是過癮了!”
“唉!其實我還是希望能翻牌子啊!全都展示人文之美不好麼……我還想露個臉來著……”
“醒醒!幾千萬分之一的機率,憑什麼翻你啊!翻我還差不多!”
“咦?九州不是結束了麼!怎麼這次沒回去?”
“這是哪兒?”
畫面中,夫子已經跟張凡走過了九州中的最後一處。
心曠神怡,感慨萬千!
在張凡有意的引導和設計下,孔子在極短的時間內,盡覽華夏之美!
那完全超越了孔子一生最瑰麗的想象!
後世之人,就好像是活在仙境當中!
不愁吃穿,不怕敵國,雖然依然會有生老病死,但人人都能泰然處之,盡人事而知天命。
是不是又該回去了?
看罷最後的“兗州”,孔夫子已經經歷過九次時空穿梭,很有些適應了。
只等著眼前的景象變幻,他們就會回到熟悉的屋舍前面。
唔!
看過華夏之美,倒有許多問題,不吐不快!
孔子這一陣子看得目不暇接,幾次想要開口竟然找不到間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