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裡響起交頭接耳的聲音。
於是,部分缺乏歷史常識的孩子,也在熱心同學的科普中,明白了很多。
這麼一看……
乾隆能順利繼位,果然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乾隆的運氣,還不止身體健康,繼位順利。
之前康熙和雍正打下的良好統治基礎,才是乾隆一把好牌的真正底氣和來源!
那個時候,就算栓條狗在那裡,說不定也能幹得不錯。
乾隆執政前期,也算是躊躇滿志,對未來充滿了理想主義的憧憬。
所以……
刷!
粉筆在黑板上劃出第四條線。
“第四,他是世界上統治成績最輝煌的君王之一。”
徐東明沉聲道:“他統治下的華夏,縱向比,是華夏幾千年歷史中人口最多的時期。橫向比,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
“乾隆年間的大清帝國,政治安定,沒有任何人敢挑戰皇權;經濟繁榮,人口比以往數千年曆史的最高點高出了近三倍。”
“他遠征,一舉拓土二萬餘里,國家的統一,從沒有如此鞏固。此時的大清氣派恢宏,威震遐邇,環顧四周,悉為屬國,通譯四方,舉踵來王。”
“甚至以前從來和華夏沒有交往的國家也紛紛遣使來朝,‘以亙古不通中國之地,悉為我大清臣僕,稽之以牒,實為未有之盛事’。”
頓了頓,徐東明眉頭微皺。
以他豐富的歷史底蘊,自然知道這其中包含著更多不大為人所知的真相。
康乾盛世?
或許當時在大清統治下的每一個子民,大都不會這麼想!
從國家資料來說,乾隆所在的時代,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巔峰。
但從人民生活來說……則是另一番堪稱悲苦的圖景。
所以有學者說,那是一個“飢餓的盛世”。
不過,時間有限,跟學生們說不了太多啦!
更何況,典籍華夏第十期,也未必就是乾隆,這只是自己的一個猜測而已。
如果真的僥倖蒙對了,那麼相信在張凡的解讀下,能夠比自己說得更加透徹明白吧。
驅散腦中紛亂的思緒,徐東明有用粉筆在“乾隆”二字的右面,拖出第五條直線。
“第五,他是世界上最會享受的君王之一。”
“在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權勢和最豐厚的財富的同時,他還擁有世界上最敏感的味蕾、最挑剔的眼睛和最精微的觸覺。”
“從文的方面來說,他兼具學者、詩人、藝術家氣質,在詩詞、曲賦、書法、繪畫、音樂上都有很深的造詣。”
“他還是古往今來蒐羅最富的收藏家和鑑賞家。從武的方面來說,他繼承了先祖們終生征戰鍛煉出來的良好身體素質和勇武精神,愛好騎馬、射箭、圍獵、冰嬉、摔跤,樂此不疲。”
“他還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旅行家之一,生性好動,被稱為馬上朝廷,六次南巡,四次東巡,還有無數次其他巡幸,領略了中華大地各處奇景。”
最後,徐東明總結似的說道:“除了這些之外,他還是一個深情的丈夫,一個孝順的兒子,一個……高產的詩人!”
說到這裡,徐東明悄悄翻了個白眼。
高產,那是沒問題的!
四萬多首啊!
我滴媽!
全唐詩收錄2200多位詩人的作品,一共也就48000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