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有個能將李白書法寫得無限逼近真跡的大師級人物,作為整個節目的一個引子,書寫詩仙李白流傳千古的詩句《俠客行》。
但《俠客行》也不過是作為背景!
張凡這次番外篇的真正立意,顯然是落在了當代警察身上。
哪有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華夏邊疆,有最可愛的軍人保家衛國。
而華夏境內,也有無數藏藍色制服的警察,維持社會的清平秩序。
現在,在這一期典籍華夏裡,人們先看到了交警,然後又看到那個特殊的警種。
尤其是後者,讓許多人看得激動不已,甚至於目眥盡裂!
張警官受到的虐殺,令人對犯罪分子的仇恨,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於是,大家現在已經明白了。
為什麼最開始,那個陪伴女兒的父親,看不到絲毫曾經身為警察的模樣。
為什麼他家裡設下機關,有三重門內的一個個靈牌。
要知道,就連一條警犬,在犧牲之後,都可以立碑紀念的!
但是,靈牌上的那些人,什麼都不能有。
倘若被看到墓碑,就有可能被犯罪分子順藤摸瓜,去報復他們還在世的親人,手段殘忍兇暴,甚至動輒就滅人滿門!
如此恐怖的環境,那樣兇殘的敵人,但卻並不能把他們嚇退。
他們,就是當代的俠客!他們,當然值得《典籍華夏》的這一期“俠客行”!
標題已經悄然打在螢幕上。
沒有花巧,簡簡單單的三個字:俠客行!
張凡要用這期節目展示的,不只是李白筆下一千年前的俠客,還有李白無法看到的一千年後的俠客!
千年前,千年後,相隔兩千年,中間是在書房長卷前,借酒揮毫的李太白!
典籍華夏的意境,永遠都是那樣美。
所以這一次……
畫面淡出淡入,來到一家破落的小酒館。
酒館裡,一桌客人已是酒過三巡,勾肩搭背勸著酒,無比真實的畫面讓很多人都會心一笑,想起了自己的那些酒友。
酒文化,當然也是華夏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
不過這些人,莫非也都是警察?
因為穿著便衣,觀眾們無法確定,只能從他們醉醺醺的眼神中尋找應有的一絲清明,以此來判斷他們的身份,是否是這一個新的小節的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