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在彈幕的議論聲中,漸漸切遠。
遠景中的那座起火的大樓,依然還是濃煙烈火,但已經不再會有任何生命的逝去了。
火焰飛騰,漸漸模糊,化作一個人眼中跳躍的火苗,那其中蘊含著無盡的傷心,無盡的懊悔,無盡的追憶。
當畫面重新清晰起來的時候,人們認出來,這是那個酒桌上的老年男人。
只是,現在的他,已經不再醉酒,整個人卻彷彿蒼老了十幾歲。
那一天,他親眼送戰友去救火,但是那個年僅二十二歲的孩子,卻再也沒能回來。
白髮人送黑髮人。
雖然並非至親,但戰友之間的情感真摯,同樣令人動容。
彈幕忽然有了些猜測的聲音。
如果說先前那個中年人比喻的是信陵君,那麼這老人……
是了!他是侯嬴!
在說典解籍的一些解讀下,人們漸漸明白過來,張凡這次的三個人,全都是借古喻今。
在歷史中,侯嬴不曾跟隨信陵君一同赴險,後來卻因為愧疚,竟然向北自殺身亡。
那麼那個青年,一定就是揮動巨錘,完成了那關鍵一擊的朱亥了!
張凡的設計,總是那麼別開生面!
他竟然用這樣的方式,演繹了這四句詩。
消防武警!當代英雄!
眼眶中的淚水尚未擦乾,畫面中的火焰已經斂沒。
煙火氣消散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李白越來越醉態可掬的身形。
那幅沒寫完的長卷,還在繼續。
李白揮毫,繼續寫道: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新故事來了?!
觀眾們紛紛精神一振,擦乾眼角的淚痕,聚精會神地盯著電視機或是手機螢幕。
依然是慣例,首先出現的是古代畫面,也就是詩詞中描繪的春秋戰國時的場景。
於是,人們再次看到了信陵君、朱亥、侯嬴。
酒局還在繼續,只是他們喝得越發酩酊大醉,倒是和之前的李白有些相似。
但是看到這一幕的人們,同時感覺到心中疼痛。
兩千多年前的三人,依然還在飲酒作樂。
可是那名從七樓墜落的年輕消防戰士,卻永遠無法在跟兩位戰友坐在酒桌邊上,共謀一醉了。
呼!
收攝心神,眾人看到畫面已經悄然變幻。
那麼這一次,又會是誰?
張凡用《俠客行》第七、第八句描繪比喻的,是當代哪個英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