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會是我們從未聽過的原創吧!
難道張凡的團隊,自認為足以創造出能夠跟詩仙一較高下的佳句?
否則如果是舊作的話,放在這裡……哪一句才有足夠的牌面?
若是旁人,或許還能猜測一二。
但李白的話……他的代表作,真是太多了!
一時間,觀眾們腦子裡湧現出無數錦繡詞章,卻無法確定在典籍華夏的番外篇裡,李白是要寫什麼。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啊!這?
現在,已經是無比清楚明白。
李白筆下寫的,果然不是什麼新句子,而是流傳千古,俠氣長存的一首名作。
《俠客行》!
上個世紀,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曾以此為題,寫下一部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小說,從而使這首詩,更加廣為人知。
噫,奇怪了!
難怪剛才張凡提到俠客行的時候,忽然轉了話鋒,原來切入點在這裡?
可……為什麼是俠客行?
按理說,這並不是李白最著名的詩句呀!
不管了!先看!
張凡從不會讓人失望!
這期番外,說不定會有一些特別之處的。
落筆二十言,畫面中卻已是風雲變幻!
只見書桌前李白的身影,竟是漸漸淡去,反而另有一個畫面重疊而來,漸漸清晰,漸漸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畫面中,有人頭上繫著特色鮮明的頭巾,一看就是古意盎然,但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說出具體年代。
這時候,說典解籍立刻發揮作用。
吳思衡看了一小會兒,斷言道:這是燕趙俠士喜歡的裝束,你看他腰佩的彎刀,那是吳越當時常用的樣式!
原來如此!
結合詩句,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這忽然映現出來的畫面,正是李白那兩句詩的真實寫照。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吳越彎刀,被李白比喻成傳說中的吳鉤劍,也是神來之筆。
那麼接下來?
鏡頭緩緩拉遠,果然如所有人所料!
俠士騎乘一匹通體雪白,無一絲雜色的駿馬,銀白色的馬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郭德綱郭德綱郭德綱……
馬蹄聲聲,一人一騎如流星一般掠過鏡頭,很快就去得遠了!
好一個“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雖然到現在為止,大家對張凡這一期的真正意圖,還是一片茫然,但就算看不透主題,依然不影響典籍華夏華麗到極致的特效和畫面感,年代感,撲面而來,令人幾乎目不暇接,也索性不去猜測更多,只是用單純欣賞的目光,激動而興奮地看著張凡給億萬粉絲準備的這場饕餮盛宴。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那麼接下來?
熟悉這首詩的人,很快就激動起來。
按理說,下面的更勁爆啊!
要有打鬥場面了麼?
快快快!
我已經迫不及待了!
可是……並沒有!
郭德綱郭德綱郭德綱……
竟然又有馬蹄聲從遠處而來,好像是剛才那個燕趙的俠士,去而復返?
但這次,馬蹄聲竟是變得緩慢,不再像是鮮衣怒馬的俠客,不再像是快意恩仇的江湖。
片刻,人們看到了遠處騎馬而來的騎士,齊齊發出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