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道經還是佛典亦或是儒門經典,都是先賢總結的天地至理,讀之可明心,解之可見性,姜兄若是閒暇不妨按貧道所說的方法試試。”洪洗象說道。
“多謝!”姜河鄭重說道:“對了,武當山乃是道門聖地,道門經典收藏應該不少,不知可否方便讓在下一觀?”
武當山先是道門門庭然後才是江湖門派,這麼多年除了武當本身收集的道門經典之外,朝廷每隔一段時間也會有各種道經賞賜下來。
就比如這次張三丰壽誕,姜河帶來的賀禮之中亦是有不少朝廷收藏的各種道經孤本、殘本、手抄本之類。
既然身邊就有一個道經寶庫,他又何必捨近求遠?
“嗯···”洪洗象沉吟片刻,道:“翻閱道經一事貧道卻是做不了主,侯爺還是去問問掌門師兄吧。”
倒不是洪洗象有意推脫,別看他是王重樓的師弟,在武當派的身份很高。
但是道經收藏事關武當派興衰榮辱,只有王重樓甚至是張三丰亦或是紫陽真人才有資格做出這個決定,他卻是不好越俎代庖。
“不過,藏經閣道經深奧,侯爺沒有道學基礎卻是不用太急著去藏經閣。”說著,洪洗象從衣袖之中掏出一本書冊遞到姜河的面前,道:“我這有一本註解過的道德經,侯爺先拿去翻閱翻閱,等侯爺參悟的差不多了,再去找掌門師兄開啟藏經閣也不遲。”
姜河接過洪洗象遞來的道德經,這本書冊看起來雖有些老舊卻儲存的極好,連一點捲起的書角都沒有。
姜河大致的翻了翻,好奇的問道:“洪兄,你是怎麼儲存這書籍的?可有什麼秘訣。”
洪洗象現在沒有學習任何武功,也就是他完全用普通人儲存書籍的方法處理的這本道德經。
這本道德經儲存的這麼完整,要是洪洗象能將儲存書籍的方法說出來,豈不是後世那些喜愛學習的孩子人人都能很好的儲存自己心愛的書籍了。
聽到姜河的話,洪洗象頓時就懵了,現在是說這個的時候麼?
洪洗象道:“也沒什麼,就是比較愛惜罷了,道德經乃是先聖太上所留之經典,通俗易懂,用來前期打基礎最是再好不過。若是閒暇,紫霄宮每日早中晚都有文道士誦經,侯爺也不妨去聽聽。”
洪洗象性格有些木訥,可字字句句都是關心之語,姜河聽了也覺得甚有道理。
看了看手裡的道德經,姜河忽然心裡一閃,想起一件事來。
心神趕緊沉進揹包之中,姜河從揹包裡取出一卷青玉書簡出來。
“對了,洪兄,本侯這裡倒是有一件奇物,只是本侯一直沒能參詳出其中的奧妙,洪兄博學不妨幫本侯看看。”
說著,姜河將手裡的玉簡遞到洪洗象的面前。
明明平平無奇的一件玉簡,洪洗象的目光落在其上時,一直古井無波的臉上竟是露出一副萬分驚訝的表情來,似乎看到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你怎麼會有這件東西?”洪洗象驚訝的問道。
“洪兄這是怎麼了?難道這玉簡有什麼奇特之處?”姜河問道。
“侯爺可知此卷名為太元道德真經,傳聞乃是太上老子西出函谷關時親筆所著道德經文,也算是侯爺手中道德經的原本!”洪洗象鄭重的說道。
太上老子是誰?那可是道門尊崇的道門創派祖師!
傳聞上古大周之時便已成道,創立道門理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