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一下防盜,明天下午修改。)
翌日,逍遙遊就被任命為欽天監監正,帶領玄鏡司供奉閣中的兩尊元神修士前往少林寺談判結盟。
在蘇銘最後一次離開帝都的時候就早已經辭掉了玄鏡司掌鏡使和欽天監監正之職,這兩個職位都是由修士擔任,所以蘇銘早早的辭職,為分身鋪好了路。
以欽天監監正的身份代表大周談判結盟,倒也是相得益彰,至於李婉兒派來的其他兩個元神修士,原本是用來監視陪同他的,只可惜,這些人早在很久以前就被蘇銘所掌控。
即使蘇銘不在這裡,他潛意識的影響也使得這些人對逍遙遊抱有很大的好感,所謂的監視也形同虛設。
事實上,他本來就沒有想在結盟之事上動手腳,相反,他還會盡心盡力,為大周爭取更大的利益。
因為此事與修行界相關,所以朝廷並沒有明文下達,僅有少數人知道。
李婉兒雖年紀不大,但行事卻頗為大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給與了蘇銘便宜行事的特權,而隨行的修士之中便有青雲子這個老傢伙,他對大周的情況很熟悉,這次談判便是以他為輔,最後結盟的條件由逍遙遊決定。
青雲子在大周待了幾十年,對大周的底細非常清楚,除了將他們記憶讀取完畢的蘇銘之外,就算是李婉兒也未必比他更瞭解大周。
······
然而,就在大周想要和少林結盟的時候,莫厲海反倒是率先準備與佛道兩宗的人會面,既然他想要爭龍,自然繞不開佛道兩宗,事先打個招呼,以便後事。
現在魔教佔據天下三分之一,這是他的籌碼,也算是達到了他的心理預期,後續就算是佛道兩宗要分蛋糕,也繞不開魔門,換句話而言,就算是魔教退出爭龍,他也能以此為籌碼換取更多的好處。
與佛道兩宗兵戎相見,打的你死活我,並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魔教是強,但也無法硬抗佛道兩宗的壓力強行建立新朝。
而他莫厲海也不是那種一根筋的傻子,魔教根本不可能吃獨食,所以,他必須先跟兩宗通個氣。
如此一來,皆大歡喜,各需所求,豈不美哉?
至於在這個過程中會死多少人,大周的結局如何,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中,凡俗百姓,在他眼中就如同螻蟻,死一片,算不了什麼。
但他從未想過大週會如何應對,或許所謂的世俗王朝就應該像歷史的塵埃一樣被三宗抹去。
只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凡事都有例外,經過三宗扶持之後的大周已經不同於凡俗的王朝,有談判的籌碼與底氣。
而佛道兩宗,他們想要的也不僅僅只有這些,與魔教合作是一個選擇,與大周合作同樣是一個選擇。
相比於魔教這個註定是敵人的合作者,大周反而更容易掌控,更容易獲取更大的利益,他們會怎麼選,誰也不知道。
只是,對於逍遙遊而言,他想合作的物件,遠遠不止是佛門,他想驅狼吞虎,焉知佛門也想反客為主,三足鼎立才是最穩定的,本尊所代表的的勢力歸於大周代表一足,佛門勢力為一足,而龍族便是他所選的第三足。
······
泰山腳下,一個身著道袍,頭髮雪白,面容英挺的道人從遠方而來,他步履從容,好似閒庭信步,在他身後不遠處,有兩道身影遠遠的綴著,其中一人面色悲苦,心事重重,另外一人倒是鶴髮童顏,面色紅潤,一副不老仙人的模樣。
這三人就是逍遙遊一行人,三個元神修士,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跨越百萬裡來到了佛門之地。
然而,正在逍遙遊等人踏足泰山之地時,一道鐘聲響起,渾厚而綿長,聲傳百里,即使在泰山山脈之外也能隱約聽到。
鐘聲悠揚,意境深遠,彷彿可以洗滌靈魂,淨化世間所有煩擾,讓人心境平和,脫離紅塵。
“不愧是佛宗祖庭,此鐘聲常入耳,能有伐筋洗髓,盪漾神魂之效。”逍遙遊點點頭,眼中露出讚歎之色。
“唉,佛門果真是底蘊深厚。”光這一聲鐘響,就隱隱讓他生出了些許感悟,足以見此法寶有多麼強大,悟道之寶,無論在哪個勢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東西。
若是大周得到,肯定會開闢秘境,讓朝廷修士進入其中修行,哪會像少林寺這樣明晃晃的擺在外面。
須知,這樣的法寶,每動用一次就要耗費海量的靈氣資源,鐘鳴百里,除了三教這個級別的勢力,天下再無其他勢力經得起如此揮霍。
逍遙遊和青雲子互相對視一眼,都察覺彼此心中的凝重,少林寺知道他們來了。
他們一路走來,沒有洩露半點氣機,而少林卻能在他們登山之前,鐘鳴示意,
“走吧。”
逍遙遊拾級而上,沿著山間小道一步步上前,每一步踏入,身形化實為虛,跨越千百臺階,周遭的景緻也不斷在變化,在逍遙遊的靈覺之中,他感覺到這座山都好像是活的一樣,充滿了滄桑與厚重,他腳下滿是傷痕的臺階,充斥著歲月的氣息,從佛土延伸到了凡間。
嵩山,作為五嶽之中的中嶽,歷史悠久,早在上古時期就是有名的福地洞天,而被佛門佔據之後,使得這裡更加輝煌奪目。身處在大山之內,無時無刻都感受到這裡瀰漫著的濃濃佛韻,它無處不在。
登山少室山,一座深藏在山林中的禪寺映入眼簾。
前朝有詩云:珍樓壯麗,寶座崢嶸。佛閣高雲外,僧房靜月中。丹霞縹緲浮屠挺,碧樹陰森輪藏清。真淨土,假龍宮,大雄殿上紫雲籠。兩廊不絕閒人戲,一塔常開有客登。爐中香火時時淨,臺上燈花夜夜熒。忽聞方丈金鐘韻,應佛僧人朗誦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