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公大手一揮,便恢復了被無辜牽連考生的考籍。”
“我也因此得以恢復考籍。”
“昨日已去禮部衙門走通了關節,今年便能參加會試了。”
“此話當真!?”魏忠賢雙眼放光。
其實他早已有了讓兒子步入仕途的打算。
只是此前魏興從未提過科舉之事,他以為兒子對此不感興趣。
因此他還萬分惋惜,覺得兒子不參加科舉實在是太可惜了。
他正尋思著找個機會勸導兒子。
沒想到,今天這話先從兒子嘴裡說出來了。
原來自己誤打誤撞間,居然幫了兒子一個大忙。
同時他又有些自責。
都怪自己太過粗心,沒有全面瞭解兒子的過往。
否則也不會等到今日才知道,自己兒子居然被鄉試舞弊案所牽連。
他這個做爹的,居然如此不稱職。
他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嘴巴。
若非自己的疏忽,自己兒子怎會遭受如此委屈。
好在,自己無意間的一個舉動,總算彌補了兒子。
“這是自然。”
魏興頷首,指著那些書卷道。
“這些都是歷屆八股佳作,我已買了許多文章,細細研讀。”
“今科會試雖然時日無多,但機會難得,必須奮力一搏。”
“若能高中,即使進入朝堂,也可照拂老哥的生意。”
魏忠賢激動不已。
兒子的才學,他又豈會不知。
兒子見微知著,從蛛絲馬跡中,分析出紅丸案的幕後真兇,可見其智謀。
兒子提出的治國三策,從“攤丁入畝”,到“徵三稅”,從建私庫,到殺貪官,無一不是高瞻遠矚的謀國之策。
前些日子的遼餉危機,依靠魏興的“私庫”之策,不但順利解決問題,還給東林一記重擊。
朝野上下,對這私庫之策,無一不是拍案叫絕。
這一切都是兒子的功勞。
“小哥有經天緯地之才,若能參加會試,今科必定高中。”
魏忠賢毫不猶豫地誇道。
魏興謙虛了幾句。
可在魏忠賢心中,早已想好了兒子將來進入朝堂之後的局面。
屆時,自己身邊有了兒子這個智囊,那些東林鼠輩,又有何懼?
所謂父子同心,其利斷金。
那時的朝堂之上,他魏忠賢再也沒有對手。
大明江山,在自己父子二人的治理下,必將扭轉頹勢。
魏忠賢很是興奮,激動不已。
但他卻不敢多呆,害怕耽誤兒子的學業。
坐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他便匆匆告辭。
那琳琅便留在酒館照顧魏興起居,如此一來,兒子也能更加專心於學業。
一路上,魏忠賢笑容滿面。
兒子獲得會試資格,這是天大的好事。
當然,他從未想過兒子的會試資格會被頂替。
因為兒子已經交了一百兩,既然那禮部主事已經收了錢,就沒有不辦事的道理。
雖說這禮部主事居然敢收自己兒子的錢,確實可惡。
但只要能把事情辦好了,他魏忠賢也不甚在意。
此時,魏忠賢欣喜萬分,這點小事也就不計較了。
滿心只想著,將來和兒子同朝為官,將大明治理的風調雨順。
讓那些東林的讀書人見識一下,什麼才是學富五車,經天緯地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