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一路磕磕絆絆之下,一個勉強的大劇情寫了出來。
第一卷“王國求生”也就此畫下句號。
誠然,這個劇情還是有很多問題的,比如作為主角的馬林沒有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一直在被局勢推著走;比如中間缺少了爽點,只在最後獻祭狂野之神的時候有小小的情緒爆發;再比如法師塔內和塔外的雙線敘事沒有處理好(我這水平就tm壓根就不該寫雙線!)等等問題。
但是,比起從第三章到第二十章,我寫的那坨“答辯”來說。
後面寫的劇情,即使也是一坨,那也是看起來比較精緻的一坨。
而且,寫完一個大劇情之後,我得到的經驗教訓,更不是一直寫開頭再切書可以媲美的。
隨著馬林告別了壓抑的環境和危機,我也開始能代入到馬林的視角了。
我也開始體會到寫文的快樂。
語言是傳遞思維的工具。
隨著一個個字被寫下,腦海中游離的思緒開始成型,最終一個世界在我的筆下的出現。
碼字,真是一種享受啊!
能有這麼一個興趣,我由衷感到幸運。
更幸運的是,竟然還有那麼幾個讀者願意看我寫的故事。(再給大家磕一個)
我有自信,接下來我會越寫越好。
感謝大家。
——————分割線——————
最後是一些碎碎念。
我看小說很長時間了,是因為找不到自己想看書了,才開始寫的。
在動筆之前,想著一群作者寫的又爛成績還好,以我的閱讀量,寫網文那不簡單嗎?
我從小學二年級開始看小說,到大學一直沒有停過,看得廢寢忘食,完全記不清看了多少本,僅僅從瀏覽器的收藏中我看完的書就超過了3000本。(小時候不知道正版,上大學後才開始支援正版)
如果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軟體、網站上看的書,保底有上萬本了。
這種閱讀量,比起讀者老爺們雖然算不了什麼,但也應該超過平均水平了。
但是,真的輪到我寫書的時候,還是會覺得自己閱讀量不夠。
這個轉折該怎麼寫?
那個情緒該怎麼收割?
這兩個劇情之間又要怎麼銜接?
怎麼寫出符合人物人設的對話?
……
隨著動筆越寫越多,一個個難題開始出現。
我嘗試回憶以前看的書,卻發現自己從未在意過這些地方。
這時候我才驚覺,為了學習去看書,和為了娛樂而看書,是大不相同的。
尤其是我在看書的後期,已經養成了很壞的閱讀習慣,那就是總跳著看,略過無用資訊看。
只看劇情的高潮和關鍵資訊,其餘的過渡資訊一點不看。
當時我甚至對自己的看書方式引以為豪,自以為自己對小說已經瞭如指掌,跳過的都是些自己早就瞭解的,沒有什麼意義,但作者為了劇情完整性不得不寫的段落。
但現在回頭再看,“對網文了如指掌”?
可真是個笑話啊!
儘管看了這麼多書,真正能夠讓我在寫書時瞬間回憶起來,汲取營養的,只有那寥寥幾本,而這幾本無一不是我重複看過十幾遍的書。
所以,親愛的讀者老爺,如果你也有重複看過許多遍的書,請珍惜這些書,它們才是你寫作路上真正能幫助你的財富。
以上!(最後給大家磕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