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異世界演化洪荒

第44章 剛者易折

小千世界內,一眼望不到頭的劍池顯化在徐長安腳底,其中長短不一、粗細不同的利刃插在池壁上,數量有萬萬之多。

無盡的殺伐之氣在劍池上方瀰漫,似是要將敵人吞沒。

“道友,請接招!”

通天眉眼舒緩,笑意綻放,手中青萍劍身顫動,池內萬千利刃一同嗡鳴,接著裹挾著血煞朝徐長安飛來,短短几十秒就將那尊千丈高的流淚觀音削得不足十丈。

小千世界到處都是飄散的辛金之精和戊土之精。

徐長安倒是十分沉得住氣,他目光平和地望向深不見底的劍池,又轉而看向不遠處的通天,忽地笑道:“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至陰至柔,方可縱橫天下,天下柔弱者莫如水,然上善若水。”

大概意思是:剛性的東西極易折斷,只有非常溫順隨和,才能在社會上伸縮有度、遊刃有餘,世界上最柔弱的事物是水,而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這句話用在這其實並不合適,但徐長安覺得應景便說出口了。

在他的理解中,通天和元始皆屬於性格過剛之人,從他們所行的教義就能看得出來。

闡教走的是依才教化一路,順天而行,闡述天道,將萬物分三六九等。

這根本源於元始最為看重的跟腳,他自喻為盤古正宗,對披毛戴角溼生卵化皆看不上眼,再加上過於尊禮守法,所行大道無外乎“規矩”二字。

闡道,闡發也,貫徹天下大勢,代天行罰。

但徐長安看來,元始行的道頗有唯心的意味,從封神中十二金仙所作所為,再到後面元始天尊對小輩出手。

他行的應該是:我心即天心,我意即天意。

替天行道不過是出手的理由,作為盤古正宗,師出有名的藉口。

然而通天全然不在乎盤古正宗的名號,他對萬物生靈態度一致,不管是業力深厚之輩,還是福德真仙,在他看來沒有半點區別。

只要有向道之心,都能拜入截教門下,即使日後多有殺戮,引得生靈塗炭,即使打著截教的名聲行那邪魔之事,皆無所謂。

不懼因果,不怕損害氣運,端是霸道。

通天和元始二者性格都太剛強,太驕傲,不懂變通,才會導致日後決裂,道義南轅北轍。

盤古正宗就像是一件衣服,一個牢牢穿在身上,一個全然不顧,赤身行於荒野,二者看似天差地別,但其實都一樣,衣服套上是枷鎖,脫下也是枷鎖。

相比之下,徐長安在三清中最欣賞的還是太上老子,其道如水般能沉載萬物,卻又不被萬物裹挾,清靜無為而無所不為。

“交易之道,剛者易折,惟有……”,通天低聲喃喃,他能從這句話中感受到大道至理,但還沒等他細細品味,就見萬劍中有一尊觀音站起,他面部的慈祥變為猙獰,宛若殺神般崩飛長劍。

徐長安雙手合十,雙腿盤坐,他整個人位於觀音體內,源源不斷的辛金之精與戊土之精從五臟六腑流出。

長劍不管從哪個方向斬在觀音體表,都被遊動的戊土之精阻攔,緊接著辛金之精化做的手臂就會將劍身捏爆。

與此同時,散逸在小千世界中的金精與土精在兩株幼苗的召喚下,又重新附著在觀音上。

此消彼長,劍池孕育的長劍不僅被消耗殆盡,怒目觀音還變得更為龐大,已經接近萬丈高。

徐長安也因此對金之法則和土之法則的領悟增進了不少,五行大道的法門又被其推開了一點,至少在土生金的領域上。

劍池被清空,這讓通天面上有一絲凝重,他手中的青萍劍化為一道青光,幾下便將怒目觀音的手臂斬斷,但這並未讓其放鬆,面部的凝重比之前更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