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記年。
東華不知道祖龍祂們的心理變化。
他也沒回東海紫府洲,也沒再去不周山巔,而是繼續在天地間閒逛。
見淹沒大地的洪流退去,萬物誕生於天地間。
一尊尊跟腳相對薄弱的先天魔神率先出世,使得除飛禽、鱗甲、走獸外,又多了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生物。
花草樹木也因此出現,覆蓋大地,數量遠在祖龍祂們創造的三族之上。
更有先天魔神劃分天地,在天地之外的虛空創造出相對獨立的諸多大千世界,稱之為諸天萬界。
以此避開三族的鋒芒。
祖龍祂們始終牢牢佔據主動,聯手壓制其他先天魔神,又合縱連橫拉攏跟腳稍弱的先天魔神為己所用。
當權力金字塔形成,其他先天魔神確實難以掀翻祂們的統治。
而當眾生達到一定量時,對天地三千大道影響越來越大,量變引起質變。
東華感受來自天地的氣運降臨他的身上。
這氣運來自於天地本身,也來自於眾生提供。
他透過推演氣運變化,發現自己佔據了當前總量的百分之一還多一些。
東華又推演因果,追尋根源,發現是他當初也參與了瓜分天地。
雖然,他沒有如祖龍祂們那樣大肆栽培眾生,佔據一方,沒有獲得眾生因果來加持修行悟道。
但天地氣運受昔日的因果牽連,還是讓他得到了百分之一多一點。
而祖龍祂們加起來佔據了近六成。
其他眾生與先天魔神總共只佔據四成不到。
而這氣運可不是用了就沒有的。
只要他守住自己的利益,天地眾生提供的氣運就能源源不斷,用之不竭。
氣運可以在他修行悟道中使用,助他加快參悟大道,還能影響天地的因果、命運,使自己好運連連等等。
只是這百分之一之多的氣運,就讓東華的修行速度提升了兩倍,比他的純陽道痕加持的還多一些。
這就是祖龍祂們不惜大打出手的目的。
主宰教化眾生,眾生為祂們提供氣運修行,也受祂們驅使,祂們凌駕於天地之上。
東華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
祂們造化眾生,教化眾生,庇護眾生,眾生提供氣運,受祂們驅使,是一個相互依存的關係。
不存在對錯。
只是,東華還是不知道該怎麼選擇自己的道途。
學上一個混沌的東王公,掌男仙之主?
東華直接就放棄了。
這不就是重蹈覆轍嗎?
要是那樣還不如一步到位,成為天帝。
死也死的轟轟烈烈。
那麼,如鴻鈞、三清那樣教化眾生?
東華覺得真要這麼做,大機率會中道崩卒。
君不見三清自己都反目成仇,他憑什麼能與他們共享天地。
難道只能學鎮元子那樣?
可怕就怕他想要做個閒散仙人,別人也未必會如他所願,任他繼續逍遙。
正是這選定的代價太大,所以,東華遲遲不願買定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