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27章 權知縣事

深夜的永安縣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動盪過,永安縣、鞏縣一帶最有勢力的鄉紳,對外宣稱三槐王氏的王威一族被連根拔起。

老太公王威被刺身亡,王氏長孫王霖被抓捕,孫女婿永安知縣亦被抓捕。就連王氏的其他族人也被連夜帶到縣衙配合調查。

不可思議的是就連城外青龍山的許多和尚都被從被窩裡揪了起來臨時關押在大牢。

本來空閒就不多的牢房一時間人滿為患。

城內兵馬為配合抓捕嫌犯亦是來回不斷,直到天將亮時一切才終於安靜下來。

忙了大半宿的趙煦讓眾人先去休息,他本人也到永安院栽倒就睡。

再醒的時候已經臨近中午,他匆忙洗了把臉就直奔縣衙,這時候蘇軾已經忙了一會了。

蘇軾大概梳理了一下這次青苗案的始末寫成了文書,另外還整理了王霖的供認狀,以及殺害王威的兇手縣衙衙役杜奇山的口供。

趙煦大略看了一下,不愧是長期擔任地方官的,處理基層政務手段嫻熟,“那段鄺還是沒招嗎?”

“沒有,現在跟個死人一樣,不吃不喝也不說話。”蘇軾搖了搖頭。

“那就先甭管他,反正死罪也跑不了。我們不妨先討論一下下任知縣的人員。”趙煦坐在縣衙大堂的主位上,卻準備商議下任知縣的任命。

“殿下莫不是已經有了人選?”蘇軾有些好奇。

“知我者蘇學士也!”趙煦從懷中取出一份文書,笑道:“這是他在殿試時的策論,力陳時弊,還批評朝廷輕信吳處厚的誣陷而放逐蔡確,認為‘朋黨之禍自此始。’我覺得眼下正該用這般正氣凜然的人。”

蘇軾曉得官家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案卷和文書,卻沒想連士子的答卷都會看。

宗澤這個人蘇軾隱約是有印象的,不是他對殿試有什麼關注,而是宗澤在殿試這種能決定自身重大前途的時刻,不顧字數限制洋洋灑灑寫下萬餘字痛批朝廷黨爭這件事太出名了。

字數這種小違規不提,直接批判中樞,這膽量可謂是相當之罕見。

這事發生在去年殿試,那時他還未返京,沒有見過宗澤。

蘇軾認真看完,文才方面不評價,他是真的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宗澤想要革除弊政的強烈勇氣和決心,這從某種方面說正是官家需要的人。

不過說到永安知縣,眼下任命還避不開很多程式的。

在大宋,知縣這種地方主官一般都是中樞任命交給天子審批或者天子直接任命。有時候也可以由宰相任命,這種稱之堂除。

但眼下的問題是官家尚未親政,而且遠離中樞。

這事逾制又敏感。蘇軾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說這個問題。

趙煦似乎並不把這事放心上,反而說起宗澤這個人,“蘇學士,你說這篇策論算不算是直指朝廷弊端?而且言之有理。可宗澤卻因主考官一句‘以其言直,恐忤旨’,置於末等,只獲得同進士出身。我覺得是有點怨,同進士出身估計現在還沒有任職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