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路忙道:“種將軍儘管說,在下萬死不辭。”
“去進城的百姓那裡徵調馬匹、驢、騾子,實在不行,能騎的牛也行,事後朝廷照價補償,我有大用。”
“……”孫路聞言愣在了原地,他不知道這對守城戰有何用,張口欲言又不知該說什麼。
這時候養精蓄銳的九百多名神臂弓弓箭手已經盡數上了城牆,而敵人的進攻部隊和潑喜軍也都做好了作戰準備,大戰一觸即發。
“把孫判官送下城去,”種建中吩咐親兵,然後戴上頭盔全心投入戰事,“所有人把盾牌立起來掩護弓箭手。”
種建中有過和潑喜軍戰鬥的經驗,他知道這種輕便的拋石車雖然威力巨大,但射程終究有限,是需要党項騎兵用神臂弓掩護的。
當然躲在城樓的女牆下也可以不受箭矢和拋石的傷害,但西夏的攻城部隊也會藉機攀爬城樓,一旦讓他們攻上城樓,宋軍無險可守,兵力差距巨大,失陷基本是必然的事了。
唯一可以應對的辦法就是儘量立起盾牌減少敵方神臂弓和旋風炮的傷害,讓弓箭手大量遠距離殺傷敵人。
這時候左右戰場局勢的不再是他們這些守城戰士,而是這些弓箭手們,看他們是不是比党項人的射術更準,是不是能夠有效的殺傷敵人的潑喜軍。
西夏大軍的進攻的確如種建中所料先是大範圍的騎兵遊射,掩護潑喜軍進入旋風炮的射程。
旋風炮這種小型投石機有效射程比大宋的巨型投石機要短,約為兩百步,這個距離看似比普通的弓弩都要近,但是一旦讓它進入射程內,能完全壓制普通弓箭手,令他們根本抬不起頭來。
這一次隴幹縣城下,旋風炮有超過一百門。
大戰初始雙方均是箭如雨下,党項人針對的是宋軍城頭的弓箭手,而宋軍弓箭手針對的是城下不斷靠近的潑喜軍。
嵬名阿吳這次是下了血本,不僅派騎兵遠射掩護潑喜軍,隨行步兵也舉起盾牌保護容易被射中的駱駝,渾然不顧在三百步內神臂弓射力驚人,若是盾牌質量不行,會連盾帶人一同射穿。
西夏國力有限,又以騎兵為主體,除了皇族禁軍的精銳步兵和山地特種部隊步跋子,其他步兵在西夏如同輔兵,其配備的鐵盾可想而知。
剛交戰的半個時辰內,西夏掩護潑喜軍的騎兵毫無損傷,潑喜軍行進雖艱難,但畢竟受到嚴密保護,減員也很少。然而協同的步兵只能用傷亡慘重形容,他們中有漢人、羌人和吐蕃人,也有少量的党項人,他們被壓陣的嵬名阿吳逼迫著一隊一隊的前去送死。
終於,在西夏步兵付出巨大傷亡代價後,潑喜軍漸漸進入了射程。
“旋風炮有裝彈的短暫間隙,他們投石時躲在女牆後,裝彈時還擊,動作要快,明白嗎?”種建中在城頭大聲嘶吼。
這些弓箭手們多是番兵,也就是羌人、吐蕃人和党項人,只有少量的漢人,不過他們久在漢地早就通曉漢語,對旋風炮也並不陌生,聞言都大聲回應,“明白。”
也就在這時漫天如拳頭大小的呼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