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第91章 帝后議事(二)

“亡國當然遠遠不至於,可是祖母,千里之堤尚且會潰於蟻穴,而如今無論基層官員還是禁軍將官的貪腐都已經影響到民生,乃至於會貽誤邊疆局勢的地步了。若是再不整頓吏治,到了威脅江山社稷的時候豈不是悔之晚矣?”趙煦態度懇切,不過眼神明亮堅定,也是在表達他的決心。

高太后聞言沉默了好一會,整頓吏治在仁宗朝不是沒有過,慶曆新政主體不就是整頓吏治嗎?然而推行沒多久就被迫終止。

她不想官家剛親政就要有這麼劇烈的舉措,“你要整頓吏治,我也是贊同的,但親政之初還是要維穩,這事緩兩三年再去做。”

“孩兒也沒想一蹴而就,更不會馬上自上而下去整頓,只是準備從區域性入手,展示朝廷的態度,震懾宵小,待時機合適再說全面整頓。”趙煦基本說的都是他的真實想法,太皇太后能執政這麼些年,國家整體穩定,必然是有見識有手段的,糊弄和假話遠遠不如坦誠以對,“只是呂、範二位相公維穩有餘進取不足,既要展示決心,就該扶持銳意進取的才幹之人。”

高太后聽他這麼說,只要不是王安石變法時那種全面深度的變革,她如今年邁病弱之軀還有什麼理由反對。

她和蘇軾的理念暗合,也主張和風細雨漸進式改良。

“既然這麼說,你肯定是有合適的人選了,說來聽聽。”

“章惇,此人經略湖南有勇有謀,出鎮地方主官政績也十分不錯,我看過他的文書和奏章,敢諫直言,是眼下革除積弊需要的才幹之臣。”趙煦並不避諱章惇當年被貶出朝廷,正是因為其新黨身份,又出言不遜,觸怒了太皇太后。

“此人確實有才華有能力,可他曾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臂膀,你提拔他是準備推行新法嗎?”高太后有些不安的看向趙煦。

“非也,新法變革暫時非我所願,何況朝廷廢除法令不過數年,朝令夕改豈不是形同兒戲。”趙煦搖了搖頭,“舉薦章惇純粹是因為他有能力,與新舊黨派無關。再者章惇擔任宰執還有一點好處,就是所謂的新黨舊黨並重,彌合黨爭,化解矛盾,不然朝堂上這麼內耗下去,與唐末牛李黨爭有何區別。”

牛李黨爭是唐宣宗即位前規模十分浩大持續時間達四十年的朝廷黨爭,極大的消耗了大唐國力,皇帝哀嘆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

是唐朝滅亡的導火索之一。

高太后緩緩點頭,不行新法他就放心大半了,至於黨爭一事,她是倚重舊黨,可也不想舊黨排斥完新黨,接著自己內部再大大出手,她其實也有心要管一管的。

“呂大防和範純仁只能撤換一個,你是想讓章惇擔任首相?”

這是太皇太后在表達自己的底線,讓新黨章惇出任宰執可以,但左右二相總要留一個老臣掣肘,以免章惇行事過激。

至於撤換的是不是首相她不在乎。

“那就留下範相公吧!”趙煦並非是有意讓章惇擔任首相,事實上章惇擔任過定州知府、定州路(河北東路)經略安撫使等諸路軍政主官,還做過門下侍郎,知樞密院事等副相是資格出任首相的。

但這會的章惇早被舊黨趕到犄角旮旯擔任閒職了,甚至為父守孝期間還不斷被舊黨攻擊彈劾。如今一朝擔任首相,趙煦擔心會給朝堂傳出錯誤資訊,天子要啟用新黨再推新政,這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範純仁相對呂大防而言要更加溫和,更適合留在現有職位。

還有對呂大防他另有安排,準備讓呂大防出任定州知州,河北東路經略安撫使,配合顧臨完成和遼國的這次和談,相對強硬的呂大防也更適合這個位置。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