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關。
蕭關作為大秦的北境主要關口,一直以來,都肩負這抵禦匈奴的重任。
大秦在這裡,常年駐紮著二十萬大軍,防備匈奴大舉南下,入侵大秦。
這些年,也正是因為有這二十萬大軍的鎮守和威懾,大秦才得以休養生息,不被匈奴所侵擾。
而負責鎮守蕭關,統領這二十萬大軍的,正是大秦四大軍神之一的上將軍蒙恬!
蒙家世代勇武,而且皆效忠大秦,曾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
第一代大秦名將蒙驁,與武安君白起是一個時期武將,皆曾效忠於秦昭襄王,為大秦立功無數。
第二代上將軍蒙武,蒙驁之子,亦是將帥之才,與軍神王翦是一個時期的武將,曾與王翦攻打楚國,大敗楚軍。
楚國大名鼎鼎的名將項燕,也就是項羽的爺爺,就是敗亡在他與王翦之手!
只是其征戰多年,身體勞累,舊疾時常復發,因此便未曾再領兵上陣,而是安心在咸陽養傷,擔任太尉一職,掌管整個大秦的軍中事務。
第三代上將蒙恬,更是青出於藍。
曾與王翦之子王賁聯手滅齊,北擊匈奴,戰功無數。
乃是秦王嬴政的心腹愛將。
只是匈奴隱患太大,嬴政不得不忍痛將蒙恬放置在北境鎮守蕭關,以御匈奴。
如今,已是蒙恬鎮守蕭關的第八年了!
此時。
在蕭關軍營,中軍大帳之內。
十數名氣勢威武的大將齊聚,神情肅重。
坐於主位當中的,是一個約莫三十幾歲的青年,面貌英朗,正氣凜然,卻又不失大將風度!
此人,赫然正是蕭關主帥,上將軍蒙恬!
因為匈奴與突厥聯手入侵大唐一事,在扶蘇尚未出發之前,嬴政便已經先一步差人快馬加鞭至蕭關傳信於蒙恬,讓其打探匈奴的動向。
而蒙恬在接到信之後,便立即派出斥候探查,果然發現了一些不對勁之處。
因而此刻,正在召集眾將商議。
“啟稟將軍,據斥候回報,最近草原上匈奴活動的跡象的確少了許多,雖偶爾也有一些部落的騎兵出沒,但人數都並不是太多!”
“末將懷疑,匈奴的主力大軍,的確有可能不在匈奴大本營當中!”
一名年紀較大的武將起身拱手說道。
“不錯!”
另一名武將也隨之起立,肅然說道:“如今已開始入秋,以往這個時候,為了過冬,匈奴都會派出諸多散兵,越過長城,搶掠我大秦的城鎮。”
“可這段時間竟然未曾聽說有多少城鎮被洗劫的訊息!”
“原本還以為匈奴轉性子了,沒想到這些雜碎竟然越過草原,前往東部與突厥攻打大唐了!”
“當真不知死活!”
說到最後,這名武將冷哼一聲,眼中殺機凜冽,朝著蒙恬拱手道:“將軍,機不可失!”
“我等何不趁此機會,率軍出關,直取匈奴王庭,將這群匈奴狗屠盡!”
“不錯!就該趁這個機會,主動出兵,偷了他們的家!”
“末將附議!”
“將軍,下令吧!”
一時間,諸多武將滿臉煞氣地起身出列,紛紛向蒙恬請戰。
蒙恬濃眉微皺,心中也有些猶豫。
若匈奴主力真的不在北方,那確實是一個偷家的絕佳機會。
可王上傳來的信中所言,大公子扶蘇也已經率領大軍北上,前來蕭關增援他了。
若不等大公子,就率先領兵出戰,會不會不太好?
“噠噠噠……”
就在蒙恬心中糾結之時,帳外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
隨即一名士卒匆忙走進,焦急稟道:“啟稟將軍,扶蘇公子和蒙毅將軍他們到了,率領大軍在關前等候!”
“公子他們到了?”
聞言,蒙恬心中當即一喜,立即起身,道:“快,隨本將去迎接大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