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關。
自蒙恬帶兵離開後,蕭關暫由扶蘇代管。
蒙恬擔心蕭關有變,所以臨行前特意一名副將都沒帶,將麾下將領全部留下協助扶蘇。
並交代過眾人,若有人攻城,嚴防死守,絕對不可冒然應戰。
否則一旦開戰,二十萬大軍,可不是誰都有這個本事能夠指揮好的。
不是蒙恬不相信扶蘇。
而是扶蘇從未有過帶兵的經驗,他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對此扶蘇也沒什麼意見。
甚至為了避嫌,哪怕蒙恬將蕭關交給他,他也並沒有染指兵權。
幹嘛非要給自己找事做,自己清閒一些不好麼?
只是才剛過了沒幾日。
扶蘇就不這麼想了……
自從蒙恬他們前往草原的第三天開始,就開始有被匈奴俘虜的秦人百姓陸續返回蕭關。
在仔細詢問後得知,他們都是被匈奴擄去草原的。
在那些匈奴部落被蒙恬和李存孝帶兵屠滅之後,他們就被解救了出來。
然後再一路跋涉返回蕭關。
得知此事之後,扶蘇也十分重視。
立即帶著賈詡和蒙毅等人,開始安排這些秦人的生活。
他們曾經都是被匈奴洗掠,導致家破人亡,有些就算還有家人活著,也是被一起擄去的。
還有不少甚至直接死在了回程的途中。
所以對於他們的安排,就比之前那些還未被擄到草原的村民,困難多了。
因為他們大多都已經失去了生氣,被匈奴折磨得不成人樣了,瘦骨嶙峋,宛如木偶。
之所以還要回來,只是想在有生之年,再看一眼大秦,看一眼自己的家鄉罷了。
根本就沒想過以後還能好好地生活下去。
對此扶蘇也很是頭疼,不僅需要給他們安排食宿,還得每日帶人去安撫他們,以免他們想不開,進行絕食或者自殺。
短短半個月,蕭關陸續接收了四五千名回秦的百姓。
扶蘇也是忙的團團轉。
有時候甚至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在如此親力親為之下,效果也是十分顯著的。
那些原本有心尋死的百姓,在見到他們大秦的長公子,竟然每日都來探望他們,親自給他們送食物送水,不斷地開導他們。
他們原本充滿死寂的眼神中,也開始出現了生氣,慢慢地開始試著接受新的生活了。
再加上蕭關的百姓在聽說扶蘇親自去給這些落難回秦的百姓送食物之後,也紛紛自發前來探望。
他們有很多都是家園被毀,被蒙恬安排到蕭關居住的,對這些倖存的難民十分能夠感同身受,只不過這些年蕭關被蒙恬打理的不錯,他們的日子也過的越來越好,因此早已解開了心結,接受了新生活。
所以在他們的安撫之下,這些倖存的秦人百姓,恢復得更快了一些。
有不少人心中甚至已經重新燃起鬥志,眼中再無任何死氣。
有的,只有對匈奴的仇恨,還有對新生活的期待和嚮往。
看到這一幕,扶蘇心中終於鬆了口氣,慢慢地也開始緩和了許多。
不過同時,看到這些回秦的百姓,他心中對匈奴的仇恨和殺意,也就愈發濃烈了。
他原本以為,就算有被匈奴擄到草原的秦人,也不會太多。
可沒想到。
這才短短半個多月,竟然就救回來這麼多!
最主要的是,蒙恬他們此刻屠殺的可只是匈奴的外圍部落啊。
可想而知,匈奴的內圍部落當中,還有多少沒有被救回來的秦人百姓!
而且,還有那些死掉的呢?
管中窺豹。
可見這幾十年來,被匈奴殘害的秦人百姓究竟有多少!
這是民族的仇恨,唯有鮮血,才能夠洗刷!
所以與匈奴之間,唯有一戰!
直到滅了匈奴,方才能終止這段民族仇恨,方才能夠為這些年受到匈奴殘害的秦人百姓,討回一個公道!
索性的是,這段時間也不全是壞訊息。
隨著這些百姓返秦。
蒙恬與李存孝帶兵在匈奴那邊大開殺戒、屠殺一個有一個匈奴部落的訊息,也在蕭關內傳開了。
這一訊息,極大地鼓舞了民心和士氣。
所有聽到這一訊息的百姓無不振奮至極!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