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匈奴王庭的東部外圍。
一條長長的狹道之間,密密麻麻的騎兵正在朝著漠北方向奔襲。
赫然正是由五萬兵仙軍轉化而成的大秦銳士!
清一色的黑甲黑騎!
騎兵遠非步兵所能比。
不僅培養困難,而且所耗費的物資,也都是一個天然數字。
一般的小國家,根本就承擔不起這麼多騎兵的供養!
但秦國可以!
大秦被中原列國戲稱為“周皇室的養馬家奴”,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因為當初的秦國,的確是靠著給周皇室養馬方才起家的。
只不過秦國的歷代君主都十分賢明。
一代接一代的奮鬥,努力適應著這西方邊陲之地的惡劣環境,最終方才在列國爭霸中脫穎而出,一舉奠定大秦在整個中原當中的地位!
因而,直到如今,大秦都並不缺馬匹。
甚至馬匹的數量比之以騎兵著稱的大漢王朝還要多,僅次於北方的大元帝國和匈奴等遊牧民族。
只不過大秦崛起較晚,因此有許多技術都十分落後。
尤其是冶鐵技術,比之其他王朝,相去甚遠!
所以秦國的騎兵數量並不多,反而是以步卒聞名於天下。
甚至於這個大秦銳士的威名,都是由於秦人士兵一次又一次地在戰場上悍不畏死、敢與敵人死戰,方才鑄造出來的!
可如今,有了從大唐交易來的這一批精良裝備的支撐,再加上五萬兵仙軍的轉化。
這五萬老秦人,個個都變成了精通馬術的精銳鐵騎!
再加上他們悍不畏死的老秦人精神。
可以說,此刻這五萬秦軍,在戰場上絕對是一支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的鐵血之師!
更何況,五萬鐵騎!
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
可扶蘇竟然就這樣交給了他。
韓信在感動之餘,心中也升起了一股極強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這一戰,他絕對不能辜負公子的信任。
一定要阻斷匈奴的後路,絕對不能讓一個匈奴人逃走!
騎著黑色的駿馬,韓信手持一杆黑色長槍,面色冷峻,走在大軍前方。
看了眼已經快要落山的夕陽,他冷聲喝道:“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天黑之前趕到祁連山附近,與李存孝將軍匯合!”
祁連山,就是匈奴後方,與漠北相連的一座山脈!
旁邊還有一座焉支山!
這兩座山脈,就是匈奴在草原上賴以生存的重要來源!
匈奴雖然是遊牧民族,但也是有固定的補給地點的。
自從當年被大漢王朝的冠軍侯霍去病打敗,放棄了狼居胥山以後,他們就遷徙到了西方草原這祁連山和焉支山附近,重建了匈奴王庭。
一是因為這兩座山脈水草豐盛,他們可以在此砍伐樹木製造武器弓箭等戰爭裝備,同時山間水源豐富,也能解決他們一部分的飲水問題。
二則是這兩座山脈地勢險峻,易守難攻。
他們在此組建王庭,也能防備草原上其他的部落襲擊他們。
所以,此刻這祁連山和焉支山在匈奴國的地位,就相當於當年的狼居胥山。
對匈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存孝早已在三日之前就已經趕到了靠近漠北的祁連山附近。
那裡是匈奴前往漠北的唯一出路!
“是,將軍!”
司馬橫肅然拱手,隨即策馬往後方奔去,傳達韓信的命令。
而韓信一邊行軍,一邊抬頭看向前方的地勢。
這裡是一片高原地帶,路並不好走。
騎兵行軍,其實最好走的就是平坦的草原地帶。
但韓信為了掩飾大軍行蹤,儘快抵達匈奴的後方,所以特意選擇了往這段山脈路段行軍。
否則的話,就只能再往東繞行百里,從草原地帶突進。
可如此一來,必然要耗費雙倍以上的時間,而且草原不利於掩飾行蹤,極易暴露位置。
公子交代過,此戰就是要打匈奴一個措手不及,所以速度要儘快,而且要儘可能地掩飾行蹤。
讓匈奴發現的越晚越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