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胭脂便燒好了熱水,細心侍候李修緣洗漱完畢後又忙碌著準備早餐。
當一桌豐盛的早餐擺上桌,兩人飽餐一頓後,一同前往山坡下的良田區域,檢視那一百八十六畝肥沃的土地。
此時正值芒種時節,李家租賃的佃戶們正辛勤在田間勞作。
剛踏入這片田地,一位佃戶便急匆匆跑來。
“請問,您可是李府的大少爺李修緣?”
李修緣微笑著點頭回應道:
“正是我。”
聞言,佃戶連忙行禮。
“拜見李公子,小的乃李家佃戶,名叫王守財。”
他繼續說道:
“昨晚王員外已派人來通知,今後這一百多畝田地的租金,將由公子您來收繳。”
“我一大早便在此等候,您終於來了!”
李修緣仔細打量了王守財一番,滿意點了點頭。
“你去把其他的佃戶都叫來,我有事要宣佈!”
王守財一聽這話,連忙點頭,匆匆前去召集其他佃戶。
與此同時,李修緣與胭脂在附近尋得一塊大石頭坐下,開始商討地租的收取事宜。
按照此時官府的規定,僱主與佃戶之間的收成應五五分賬,即每年收成各自佔據百分之五十。
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因為官府每年還要向僱主徵收田稅,其中還包含了丁稅。
所以如果僱主真的與佃戶平分收成,那僱主無疑會吃虧。
以他們李家與佃戶的協議為例,實行的是二八分賬。
也就是說,佃戶每年需要上交八成的收成,而剩下的兩成則歸他們自己所有。
陳家莊外的那一百八十六畝肥沃的田地,共租給了九個佃戶,每個佃戶大約承租了二十畝左右。
若逢豐收之年,按照此時的大概產量計算,每畝地可產出二三百斤糧食。
那麼,這二十畝地便能產出二三千斤糧食。
在扣除上交給李家的八成收成,也就是一千六百斤到二千四百斤之後。
這些佃戶最終能剩下的糧食,也就只有四百多斤到六百多斤。
聽起來數量不少,能剩下幾百斤糧食呢,但佃戶們畢竟以耕作為生。
這幾百斤糧食,不僅要支撐他們一年的口糧,還得承擔全家一年的開銷,實在是勉為其難。
倘若遇到年景不佳,比如旱災、水災或蝗災等天災,那他們這一年的辛勞可就付諸東流了。
如果朝廷能發放一些賑災糧食或銀兩,或許還能勉強維持他們的生計。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即便朝廷撥下了賑災款物,這些物資能否真正落到災民手中,還是未知數。
“胭脂,我決定調整一下協議,將原來的八二分改為六四分。”
李修緣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了這個決定。
六四分的分配方案總體來說更為合理,其中一成用於交稅,剩下的五成作為盈利。
同時,佃戶們每年也能多留下兩成糧食。
他的這個決定,無疑是對佃戶們的一種善舉。
“嗯,我聽從相公的決定。”
胭脂對此並無異議,畢竟他們剛接管了這一百多畝肥沃的田地。
為了激勵佃戶們的勞作熱情,給予他們一些實惠是合情合理的。
兩人商議妥當後,不久王守財便將剩餘的八位佃戶召集而來。
“拜見公子!”
佃戶們走近後,紛紛跪下行禮。
“起來吧,”
“想必你們都已經知曉,陳家莊外我李家原有的那一百八十六畝良田,從今往後將由我們夫婦打理。”
“你們原先耕種的土地不變,只不過,關於收益分成的協議,我們需要重新簽訂。”
聞言,佃戶們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彼此間交換著擔憂的眼神。
他們生怕李修緣會提高分成比例,變成九一分成。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