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易清提出來的這個問題。
東王公突然與易清雙目對視,隨後反問。
“小友修行,是為了什麼?”
易清一愣,之後立刻作答。
“自然是為了攀登大道,永享逍遙了。”
東王公點點頭。
“那如果換位思考,你處於貧道處境,修行帝皇之道。”
“那麼你是否會放棄仙庭,做個逍遙無憂仙呢?”
當聽到東王公第二個問題。
易清再次愣住,而東王公則依舊淡然中帶著一絲笑意的盯著他的眼睛。
幾息之後。
東王公收回目光,揹負雙手,看向門外的天地。
“洪荒很大,大到天地無垠,繽紛多彩,連仙之極限的大羅金仙都望不穿乾坤的盡頭。”
“但洪荒又很小,小到世間所有生靈究其一生的目標只有一個,追求大道。”
“而且一旦有兩名生靈脩行同一條大道,那便會引發道爭,然後勇往直前,不死不休!”
“帝俊與吾同樣修行帝皇之道。”
“雖然吾與帝俊無冤無仇,但大道衝突,便是你死我活的矛盾。”
“吾與帝俊都沒有退路,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哪怕最終吾會失敗,會因此隕落。”
“但吾也絕對不會後悔。”
“因為這就是洪荒,這就是大道,這就是洪荒生靈對於大道的執著與追求。”
當這番話說完之後,東王公眼神當中滿是複雜之色。
而易清聽後,則又是一陣沉默。
直至半盞茶後。
易清才衝東王公微微躬身,行了一個弟子禮。
“多謝帝君,晚輩受教。”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東王公一番話讓易清對於大道看的更加透徹。
對於洪荒生靈對大道執著的認知也更加清晰。
所以東王公值得他這一禮。
“帝君之言,的確令人振聾發聵。”
“只是,晚輩修為低下,境界孱弱,雖然對於未來有些信心。”
“但大道之行多磨難。”
“若晚輩答應之後,但到了那一天真的無能為力。”
“帝君可莫要怪罪。”
聽到易清話中已經有鬆口的意思。
東王公立刻轉身,眼神當中露出喜悅。
隨後立刻來到侍女旁邊,將托盤接過,送到易清手中。
“屆時只要小友盡力,貧道只會感謝,絕不會有任何埋怨情緒。”
見東王公已經將話說到這裡。
易清最終沒有猶豫,將托盤上的靈寶收了起來。
倒不是他被東王公這番說辭而感動。
而是仙庭覆滅之後,東王公命不該絕,被太清保下。
後來輪迴誕生後,更是轉世為純陽劍仙。
所以真到仙庭覆滅的時候,易清只要象徵性出手,便能將送寶因果揭過了。
之後,二者又稍作交談,易清便提出外面還有道友相候,要先走一步。
東王公本想派出大羅護送,但最終被易清拒絕。
剛說了大道多磨難,一尊大羅能護一時,又豈能護一世。
還不如早些經歷,早些成長,早些面對更高的挑戰。
仙宮門口。
東王公看著易清離去的背影,眼底深處,閃爍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這時,一道身影出現在東王公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