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翻了幾頁:
“還有這個,說的是湧嘉縣的紐扣市場,縣、鎮兩級政府出臺專門政策鬆綁市場,支援家庭作坊生產紐扣,又幫忙宣傳找銷路,報紙上說85年市場交易額就已經突破億元,不知現在是什麼規模。”
說到這裡,蔡名昭合上剪報,用筆記本拍了拍桌面,沉聲道:
“就如安海所說的,難道別人家都在全力發展,咱們就相互扯後腿裹足不前?”
辦公室裡沉默了片刻,陳建國放下水煙筒點頭道:
“老蔡、安海你們說的是有道理,案例也蠻好。”
旋即他又望著謝安海:
“但還有個問題,安海,你策劃邀請知青返鄉,主要是為了給山區掃盲爭取資金和政策吧?還有這個‘知青助學圓夢基金會’,主要幫助的也是山裡的貧困兒童吧?”
“對,我目的確實是這樣。”謝安海點頭,“但是漁民也需要掃盲、漁村也有貧困失學兒童的吧?”
陳建國搖頭笑道:
“道理是這樣的沒錯,但你表現得這麼明顯,別人看了就是會不舒服。”
“老陳說的沒錯,這表達上必須得換一種說法。”
黃安應和一聲,吐出個菸圈道:
“你得說主要是為了本鄉的漁業、紫菜產業發展,是為了給海產品找銷路,是為了不再讓貧困山區扯濱海漁村的後腿,你得戴戴高帽別人才會繼續往下看。”
謝安海聞言立馬鄭重點頭:
“陳伯、黃叔你們說得對,我經驗少、考慮也不全面,具體該怎麼辦還是得依靠兩位前輩。”
“你不要謙虛。”黃安笑道,“年輕人腦子活、敢闖敢拼,我們就只能拾遺補缺了。”
這時陳建國將桌上的紙張收到一起,看了幾眼後抖抖紙張,道:
“就按剛才說的,我們要先把這個計劃書好好改改,先想辦法讓四個漁村不反對、讓其他領導同意辦,然後才是具體怎麼辦。”
“我看安海的計劃書裡,對具體怎麼辦是很有想法的,但對於怎麼讓別人不反對,確實還得老蔡和老黃多想想。”
“我看這個計劃得老蔡來主筆重寫,並以他的名義提交到鄉里。老黃配合做些工作,到時候我才好講話,你們看呢?”
“我覺得可以。”林世恭點頭,“先要辛苦老蔡跟老黃了。”
“我辛苦甚?”黃安笑道,“都是你的得意門生的想法,我不過是提提意見跑跑腿。”
“老黃你不要戴高帽,安海他才吃過幾年番薯絲?”
林世恭肅聲道:
“以後得靠老陳和你多多鞭笞,省得他不知天高地厚犯錯誤!”
說著他拍拍謝安海的後背。
謝安海立即起身對著兩人鞠了一躬,道:
“陳伯、黃叔,以後麻煩你們多多指正,多多照顧!”
黃安起身把他按回椅子上,笑道:
“指正算不上,子侄後輩有好想法,我們這些年長些的自然要幫忙的嘛!”
陳建國也拍拍謝安海的肩膀:
“就是,我跟老林是水裡來火裡去的交情,安海你不要客氣,何況是為了促進家鄉發展,利國利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