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蔡名昭恍然大悟,“我就說嘛,這老吳第一個跳出來一定有原因,跟腳在這呢!”
謝安海疑惑道:
“黃叔、表姨父,這到底咋回事,吳叔叔為啥和李老闆不對付?”
“他倆是情敵。”蔡名昭搖頭失笑,“當年兩人都看上你師孃了,相互看不順眼,一直對著幹。”
“啊?”謝安海呆住了,片刻後喃喃道,“然後被我老師截胡了?”
“可不是!”蔡名昭一拍大腿,“他倆爭來爭去,小榕誰都看不上,轉頭主動向老實木訥的老林表達革命感情了,還放棄回甌江的機會,陪老林堅守至今。”
“那吳叔叔和我老師......”謝安海面露猶疑。
“他倆關係一直好得很,再說又不是老林主動截胡的,天胡那也沒辦法呀!”蔡名昭笑道。
-----------------
這天中午,謝安海在蔡名昭家中吃過午飯,便告辭離開,拄著柴棍前往街道,準備採購一批物資帶回山。
街道兩旁臨時擺攤的漁民農民大都已經收攤散去,成了孩子們的天下。
男孩們喜歡追逐打仗捉迷藏,女孩們大都喜歡跳皮筋,邊跳邊唱:
“......左手囡,右手囝,穿村過寨去拜年;吊壁嶺,柴梳巖,紅軍藏在大尖山;頂半山,苦尾垟,知青上山開農場......”
謝安海聽著稚嫩清脆的歌聲,不由露出笑容。
正走著,忽然聽到背後傳來一個聲音:
“小朋友,這首歌叫什麼名字,哪兒學的?”
謝安海停住腳步,轉頭一看,只見十幾米外,一個男人正站在幾個跳皮筋的小姑娘面前,彎腰詢問。
他看起來還不到三十歲,中等身材,身穿襯衫外套圓領毛衣,下半身配牛仔褲,揹著一個大大的帆布書包,胸前掛著一臺老式單反相機,腰間還彆著一個錄音機。
“叫《沙壟鄉》,學校老師教的!”有個女孩回答。
那人掏出一把糖果分給孩子們,又問:
“那你們知道歌裡唱的是什麼嗎?”
“我知道我知道!”另一個小姑娘舉手搶答,“唱的是我們的家鄉,有特產和地理,還有歷史!”
“謝謝小朋友!”那人按了一下錄音機,再次問道,“大家能一起從頭開始唱一遍嗎?唱得好我還有糖果哦!”
“好,我們一起唱,預備,起——大竹框,圓又圓,裝滿夏厝鹹筍乾......知青上山開農場,種出新茶嫩又香,山泉沖泡請客嘗!”
兒歌唱罷,那人關閉錄音機,分了一把糖,而後伸了個懶腰,轉過身來,與謝安海四目相對。
謝安海正要上前打招呼,那人忽然抬手大喊道:
“兄弟,你站住別動,我給你拍張照!”
謝安海下意識停止動作,只見那人抬起相機開始對焦,邊喊道:
“看鏡頭!對,拄好柴棍保持姿勢,笑一個!”
咔嚓~
“好了好了,兄弟你帥呆了,好像陳道明啊!”那人豎起大拇指。
謝安海重生後的第一張照片,就是這樣莫名其妙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