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祀走後,董卓和董卓手下的心腹愛將繼續討論。李儒和李肅向來關係不好,李儒心中立刻有了一計。讓李肅去招降呂布,如果招降成功,那是自己舉薦的功勞。如果招降不成功,李肅或者死在呂布軍營,或者回來被董卓處罰,和自己也沒有關係,都是李肅辦事不利。借刀殺人的計量被李儒用的如火純青,李肅此刻也同樣坐在大廳呢,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算計上了。
李儒馬上對董卓說:“相國,大家都知道呂布之勇,天下無雙,如果能為董相國所用,有呂布領軍,那麼我西涼騎兵將天下無敵,到時候出動出擊,也不是不可以。”
董卓拍著大腿說:“誰說不是呢,可惜他現在是敵方的將領,正在帶兵攻打我,又殺了我的心腹愛將,現在說這個又有什麼用?只恨自己手下沒有這樣的勇將,替我分憂。
李儒自信的說:“呂布在叛軍中雖然勇武,又為叛軍立下赫赫戰功,可叛軍名不正言不順,袁紹此人又嫉賢妒能,一定不會給呂布什麼像樣的賞賜。雖然這次呂布殺我西涼軍五千騎兵,想來自己一定會有損失,但卻有功卻無賞。在我想來,呂布心裡一定不會高興,如果我們這個時候派人憑著三寸不爛之舌前去遊說,一定會事半功倍,到時候還不圓了相國的心願。”
董卓心想是啊,但是派誰去呢,畢竟兩方正在打仗,沒有一點膽量和武力可去不了,更沒法越過交戰區。
董卓隨後問李儒:“文遠,你覺得應該派誰去遊說呂布呢”
李儒胸有成竹的說:“董相國忘了,李肅和呂布是同鄉有互相交好啊,前幾次都是李肅和呂布溝通,效果還是不錯的。再就是李肅也是個能言善辯的人,這次不如還是讓李肅去勸呂布棄暗投明吧。”
李肅本來好好的坐在宴會下首,自從聽到李儒說第一句話,他就猜出李儒的心思,李儒是想趁著雙方交戰的機會,害死自己。可李儒比他官職高有極的董卓信任,他根本就不能插嘴說話。只能盼望董卓能否定這個建議,可惜天不從人願,董卓居然同意了這個提議,李肅知道自己這次可真是九死一生了,頓時滿臉冷汗。董卓也沒有可以,直奔主題的找上李肅。
董卓和顏悅色的說:“李肅你在我手下也有些日子了,只要你能辦成這件事,日後飛黃騰達就在今天了,你可願意去啊?”
每次董卓這麼好說話的時候,如果有人敢在這時候違逆了他的意,後來的下場都是死很慘,李肅也不是新到董卓手下的菜鳥,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哪能不同意,但是李肅也有自己的想法。
李肅心想這是不能不去了,但想要活命也不能什麼籌碼都不帶就跑去招降呂布,呂布可不是好糊弄的主。別到時候,招降不成,先被呂布颳了。又擔心自己提的條件,惹得董卓不高興,最後還是決定為了活命咬咬牙和董卓提了要求。
李肅滿臉冷汗的說:“恩相大人,我願意前去招降呂布,可是呂布現在今時不同往日,除了帶些金銀珠寶,是否還可以給他一個官職,下官到時候也能告訴呂布,這是恩相大人的誠意。”
董卓哈哈大笑說:“你看看你那謹慎膽小的樣子,哪還有昔日大戰羌人的氣勢。我還以為你要給他求個什麼要求,不過就是要個官職,我答應了。你走前我會讓小皇帝下個旨意,封呂布驃騎將軍職,顯示我的誠意。到了叛軍處你告訴呂布,只要他願意棄暗投明,投奔到我麾下,我願意封他為兵馬大元帥,執掌天下兵馬,我都可以和他共分天下。”
李肅這時候放下心來說:“多謝相國大人成全,有了這個官職和相國大人的許諾,下官這次一定不辱使命,替相國大人把呂布招到麾下,日後為相國大人效命。”
李肅說完,董卓本來想讓李肅快快前去準備,好早日到達呂布大營,這時又有壞訊息傳來。
“報,虎牢關緊急軍報。”傳令官報告。李儒急切的說:“有何軍報,速速報來。”
傳令官馬上念:“樊稠拜首,我虎牢關今日與叛軍交戰,華雄與孫堅對戰,大戰五十回合後被孫堅所殺,死於陣前,士兵死三千人,叛軍連夜進攻,虎牢關將士死傷慘重,請相國速速派兵救援。”
董卓聽完軍報,怒氣衝衝一腳踢翻了身前的桌子,桌上的美味佳餚灑了滿地。一番發洩之後,董卓無精打采的坐回座位上。
董卓抬起頭頹廢的問:“文優兩路人馬都是戰敗,急需兵力,我們現在可怎麼辦?”
李儒說的:“相國勿憂,我們現在在洛陽,只有十萬人馬而已,卻要分兵兩路扼守汜水關和虎牢關兩路,叛軍四十萬人馬,來勢洶洶。既然叛軍攻勢迅猛,我們不可以力戰,不如退守長安,招兵買馬,扼守天險函谷關一處,到時候我們進可攻退可守。叛軍不能快速的攻破函谷關,各路叛軍內部鬆散,一定不能持久,必定會各自退去,我們到時候再出長安,繼續號令天下,剿滅叛賊。”
董卓坐在座位上想了想,認為李文優的主意不錯,又開心起來連忙答應。
董卓高興的說:“好,好,好就按文優說的不錯。但是我心裡還有一件事,我們現在要退守長安,可我在洛陽已經住習慣了,不想這麼輕易的離開洛陽,同時我也不想把洛陽的皇宮和這些文武大臣以及滿城百姓留給叛軍,文優有沒有好辦法,難道我要屠城嗎?”
李儒連忙說:“相國大人完全不需要屠城,我有一個辦法。我們可以把洛陽的皇宮拆掉,皇宮的木方和石料可以透過水路運送到長安,洛陽的百姓和文武大臣也一同遷徙,這樣雖然撤離洛陽退守長安,我們也可以在長安重新修建一座皇宮,相國可以住在其中,繼續像從前一樣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