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呂布之前帶兵入洛陽,雖然耀武揚威,但對百姓卻沒有什麼侵擾,這倒是讓呂布在民間的聲望忽然提升了一大截。
相比於西園軍的巨大變故,北軍這邊也有人對張遼進行了刺殺。
但他們卻幾乎沒有在北軍掀起什麼波瀾。
這得益於北軍歷來的傳統,他們是大漢最精銳的禁軍,士兵也是選拔自六郡良家子,大多有一定見識。
他們與上層將領的關係只是普通的上下級,並沒有那麼密切。
所以那些將校要刺殺張遼,根本不敢提前通知下面計程車兵。
他們只能寄希望於殺掉張遼,然後統領全軍。
只是張遼的實力也遠遠超出了他們的預估,張遼的謹慎也遠非張楊可比。
在這種情況下,張遼不僅挫敗了他們的陰謀,更是將他們一舉擒獲。
直到事情結束,北軍的軍隊都穩如泰山,一直在張遼的掌控之中。
當呂布的親兵來向張遼通傳訊息,他其實已經派人向呂布彙報北軍這邊的情況。
只是呂布已經從皇宮去往西園,所以才沒有第一時間得到訊息。
張遼聽聞張楊被刺身亡的訊息,一時間也是悲從中來,恨不能親自為他手刃仇敵。
但良好的大局觀讓他明白,他們現在在洛陽,並不能像關外那般肆無忌憚地行事。
他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為主公守好北軍。
這是他們所有人的基本盤之一,在西園軍已經出問題的情況下,如果這裡也出問題,他們所有人恐怕都要落得張楊的下場。
聽到呂布親自到西園軍,並且已經穩定了那邊的局勢,張遼也是大鬆了一口氣。
另一邊,袁紹在做出安排之後,也一直都在關注事情的後續。
他對此次行動抱有不小的期待。
根據他的瞭解,呂布手下可用之人並不多,張遼、張楊二人可以說是他最重要的左膀右臂。
只要將這兩人殺死,重新奪取這兩支軍隊的控制權應該並不困難,如此一來,呂布的整個勢力也都將分崩離析。
其實袁紹的判斷不能算錯。
他的謀劃如果真能成功,呂布的所有計劃還真的會被打回原形。
但後續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袁紹的預料。
他獲取到的訊息還是太過粗陋。
北軍張遼那邊,直接就沒了訊息,這幾乎就代表了這邊行動的失敗。
西園軍那邊說是殺掉了張楊,但他們竟然沒能控制整個軍隊,反而自己帶人逃離了軍營。
難道呂布在西園軍中的影響已經這麼大了?
袁紹有些懷疑,他猜測,更大可能還是這些將士根本不敢真正去強奪西園軍的控制權。
但他也不能過於苛責。
到了這一步,他原本的謀劃可以說完全沒有達到目標,但能夠收穫五千將士,對他來說也還算不錯。
至於這些士兵沿途所造成的破壞,他並不怎麼在乎,反而他們身上因此積累的獸性與殺氣,讓他若有所思。
而在所有人沒有注意的情況下,一個身量不高,但健碩英武的身影,在向太傅袁隗請辭之後,孤身一人離開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