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扈將軍梁冀,先帝朝竇太后之父竇武?”
李儒微微一愣,他沒想到,呂布一個邊關出身的武將,見識竟然頗為不凡。
“不錯,梁冀權傾朝野,天下莫敢不從,竇武位列三君,士人多有緬懷,不知將軍對此二人是何看法?”
呂布盯著李儒看了片刻,搖頭笑道:“此二人均為先皇所誅,為家族招災,為天下恥笑,有甚可談?”
李儒起身拜道:“將軍高見!”
“先生請坐,無須如此見外。”
“將軍覺得前漢之大司馬霍光如何?”
呂布若有所思:“功蓋君主,風光一時,卻難保子孫富貴。”
李儒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斷兩漢延續之新莽如何?”
“偽飾竊國之賊,有心無能之輩,不值一提。”
“不知將軍眼中,何人可稱雄主?”
呂布已經明白了李儒這些詢問的深意,笑道:
“一統六國之始皇帝,開創漢室之高皇帝,開闢北疆之孝武帝,再造大漢之光武帝,此四人可為雄主。”
李儒從他說出的這四位帝王身上,聽出了“開天闢地”的野心!
即便心中逐漸有了預感,真正聽到這些之後,他還是被嚇了一跳。
隨之而來的,便是對呂布的敬服。
不提別的,只是他這囊括天下的胸懷,就遠非普通人可比!
“將軍真乃豪傑!”李儒稱讚一句,又問道,“以將軍觀之,當今天下,大漢為何糜爛至此?”
呂布注視他片刻,忽然道:“一直是先生在問本將,此題不如我二人一同作答如何?”
李儒一愣:“如何一同作答?”
呂布起身取來紙筆,又親自磨了墨,遞與李儒:“我二人分別寫出自己的答案即可。”
李儒看了看紙筆,笑著讚道:“將軍當真巧思。”
呂布笑而不語。
後世這都是耳熟能詳的故事,他也只是借來用用罷了。
李儒在考察他作為君主的資格,他當然也要考察一下李儒的能力。
兩人背身,分別寫下字跡。
核對答案,呂布所寫,只有兩字——士族,李儒則寫了四字——士族豪強。
李儒當即躬身下拜:“呂將軍胸懷天下,眼光卓絕,李儒願奉將軍為主,助將軍成就霸業!”
呂布也是滿臉喜色,扶起李儒道:“文優(李儒字)見識廣博,洞察入微,正是本將急需的人才!
我得文優相助,如魚得水,如虎添翼,何愁大事不成!”
“儒當不得主公如此稱讚。儒微末出身,願為主公麾下一謀士足矣。”
“哈哈!文優謙虛,今日你能第一個來本將這裡,已足見文優不凡了。”
李儒撫須微笑。此時的他,倒是看不出太多朝會時的陰鷙了。
“主公今日所為,名震洛陽,想來不久後主公這裡定會門庭若市,儒不過早來一步而已。”
呂布聞言心中一動,忽然問道:“那以文優看來,接下來要到本將這裡拜訪之人,會是哪位?”
李儒微一沉吟,篤定道:“定是太尉劉伯安(劉虞字)!”
“哦?這是為何?”
“因為……”李儒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呂布聞言點頭:“確實有理。那依文優之見,我該如何應對?”
李儒思索一番,說道:“主公只需如此……”
呂布撫手讚道:“文優果真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