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覺得布功勞不足,太后與陛下卻覺得布之功勞本應如此封賞,有分歧很正常。
不過是利益交換而已。”
“奉先有何打算?”劉虞盯著這個愈發顯得有些高深的青年。
呂布卻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忽然轉移話題向劉虞問道:“劉公離開幽州前,覺得幽州形勢如何?”
“幽州?奉先何故問此?”劉虞有些不明所以。
呂布笑笑,自己說了一些知道的幽州情況:
“幽州自劉公平定張純、張舉叛亂後,異族猖獗,公孫瓚亦是勢大難制。
雙方攻伐不休,各郡守無能為力,百姓苦不堪言。
不知布之所言,可有錯漏?”
劉虞面色難看:“奉先在埋怨老夫治理州郡不利嗎?”
呂布搖頭:“非也,非也!劉公莫要動怒,布久居邊關,豈能不知邊疆州郡之複雜?
布只是覺得,幽州缺了劉公這樣的重臣坐鎮,卻是有些過於混亂了。”
劉虞眉毛一挑:“所以,你的意思是?”
呂布笑道:“劉公,你說如果將丁司徒拜為幽州牧,此事如何?”
三公調任州牧,雖有貶謫之嫌,在地方動亂之際,卻也是正常調動。
丁宮沒有理由拒絕,或者說,他拒絕了也無妨,正好有理由罷黜他。
劉虞若有所思:“你準備讓誰升任司徒?”
“劉公覺得光祿勳楊彪如何?”
“弘農楊氏?”
“正是。”
“好人選,你還有其他動作吧?”
“劉公慧眼!太僕魯旭,布準備將之調任尚書令。”
“嗯?”
劉虞對此卻有些疑惑。
太僕身為九卿之一,是俸祿中二千石的高官,名義上的地位比俸祿只有千石的尚書令高許多。
但尚書令統管尚書檯,掌控著所有政令執行的權力,實權僅次於加封了錄尚書事的三公。
從普通九卿調任尚書令,根本不會有人拒絕。
而且,魯旭本就是袁氏門生,袁隗錄尚書事,魯旭掌控尚書檯,做事更加方便,袁氏也不會拒絕。
只是,這對袁氏而言,似乎條件有點太好了。
但呂布的條件卻還未說完:“司徒府長史袁基,我認為可以調任太僕。”
袁基,汝南袁氏上一任族長袁逢嫡長子,板上釘釘的袁氏下一任族長。
成為九卿,對他而言,是仕途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臺階。
“這……”劉虞對呂布的手筆有些瞠目。
雖然,呂布只提到了幾個人和幾個職位,但都異常關鍵,且投其所好。
“劉公以為,以此為條件,換取他們同意對我的封賞,能不能成功?”
劉虞盯著呂布看了許久:“奉先絲毫不像邊疆武人,你之謀略,勝老夫遠矣。”
“劉公謬讚,不過是班門弄斧耳。”
呂布想到了李儒。
他這些安排雖然早有腹稿,但在李儒稍加調整之後,卻是更加合理。
劉虞又有些疑惑:“只是,你何須弄得如此麻煩,直接以袁紹等人的封賞作為交換,難道不行?”
呂布道:“袁紹等人狼子野心,圖謀不軌,我根本不準備承認他們那所謂的‘功勞’!否則未來還如何以此對他們進行清算?”
“也是。只是這樣一來,袁氏在朝堂的勢力豈非更加壯大?”
“但我等手中握住了最重要的兵權!”
劉虞點頭:“那就讓這群叛逆再猖狂一段時間吧。”
“此事還需劉公多加斡旋。”
“放心,老夫這把老骨頭,也就只能做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