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沐英聞聲望去,只見一身黑色滾服的朱瞻基,龍行虎步的走進了殿內,
沐英不認識朱瞻基,但他認出來了對方滾服上的金龍樣式,
在大明的禮制中,親王的滾服同樣繡有龍紋,但大多數是白龍或者是青龍,金色龍紋是儲君和皇帝的專屬
排除朱元璋和朱標,毫無疑問,這身著黑色金龍滾服的青年,就是那位永樂朝皇太孫朱瞻基了。
朱瞻基走到兩人身前,拱手行禮道:“孫兒見過太爺爺,見過沐爺爺。”
沐英疑惑的問道:“瞻基快坐,咱倆好像是第一次見面吧,你是怎麼認出我的?”
朱瞻基微微一笑,解釋道:“沐爺爺,孫兒早就得知您今日會抵達應天的訊息了,”
“在者,整個大明朝的年輕將領中,能在這奉天殿內落座飲酒的將軍,只有您與孫兒的舅老爺李文忠兩位,”
“此刻,舅老爺還在江西對陣陳友諒,那麼您就一定是我大明的西平侯沐英了。”
沐英聽完對方的解釋,看著朱瞻基不卑不亢,自信挺拔的模樣,眼中不自覺的流露出一股欣賞,
“哈哈,瞻基,本將先前就聽說你親率大軍解了應天的圍城之困,”
“如今一見,你果然同父皇在信裡寫的那樣,不僅為人勇猛,而且聰慧異常。”
“孫兒多謝沐爺爺誇獎。”朱瞻禮貌回應。
朱元璋無視了兩人厚臉皮的互相吹捧,疑惑道:“瞻基,聽你剛剛那話的意思,應該是永樂朝有厲害的水軍吧?”
“太爺爺說的不錯,”朱瞻基點點頭,笑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永樂一朝的水軍實力完全屹立於世界之巔,”
“鄭和下西洋的艦隊,便是靠著從二十四海衛抽調的水軍征服了海外諸國。”
朱元璋聽後眼前一亮,沐英更是激動道:“若是永樂朝的水軍能來洪武朝,那陳友諒的鄱陽湖水軍將不再是問題。”
“沐爺爺,孫兒這幾日就是在忙這事,”說著,朱瞻基遞給朱元璋一塊通體湛藍的令牌,
“太爺爺,孫兒寫信給爺爺,從永樂朝調來了十萬瀕海衛水軍和五十艘戰船。”
朱元璋看令牌上瀕海衛三個字,點頭稱讚道:“好小子,這下有了這瀕海衛水軍,一定能全殲陳友諒的鄱陽湖水軍。”
“是啊,父皇,有了這瀕海衛水軍,陳友諒必死無疑。”
隨即,朱元璋看向朱瞻基和沐英命令道:“朱瞻基為主帥,李文忠、沐英為副帥,太子為參將,馮勝為前鋒,”
“十日後,朱瞻基、朱標、沐英列兵十萬,隨行儲君龍旗,發兵沿海,征討陳賊。”
“孫兒領命。”
“末將領命。”
十日後,應天城牆上,馬皇后看著已經消失在視野裡的儲君龍旗,擔憂道:“重八,你說瞻基和標兒此行能戰勝陳友諒嗎?”
“當然能,”朱元璋眼神堅定,自通道,“此次出征太子太孫共同壓陣,一公兩侯輔助,”
“湖廣、江西現有四十萬兵馬,加上這小子手上的二十萬兵馬,共計六十萬大軍,必能殲滅陳友諒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