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劍仙娘子

第79章 在下趙子瑜

“有為還是無為”,這是儒家與道家的根本分歧。

道家之所以主張“無為“,原因有三:

古無為而今有為,道無為而德有為,天無為而人有為。

所以,儒道之爭,也就是古今之爭、道德之爭、天人之爭。

儒道兩家的是非,亦在於此。

此次趙戎與陶淵然的爭辯集中在這三點之上。

趙戎與陶淵然二人爭鋒相對。

趙戎:“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陶淵然:“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趙戎:“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陶淵然:“……”

……

臺下,林文若聚精會神的傾聽臺上爭辯,盯著臺上二人,突然輕輕鬆了口氣。

清辯開始之前,林文若很是擔憂,特別是在得知趙戎對手是道家君子後,更是如此,甚至產生了結局已輸的錯覺,但現在見趙戎剛開始竟然絲毫不落下風,懸起的心不由得放下一點,至少還有希望!

並且林文若越是聽下去,越是驚訝,他發現趙戎擁有出眾的辯才,對道家典籍更是信手拈來,這點他倒是有所瞭解,知道趙戎記憶力很好,只是沒想到他平日裡竟然還研究過道家,而且看樣子,不只是草草看過那麼簡單。

而場地另一邊的沖虛觀眾人所在處,氣氛有些壓抑。

這場清談竟然不是一邊倒的情形?

這與他們的所料差異極大。

清淨子臉色有些難看,他雖然不善於清辯,但卻很瞭解此事,場上這種雙方膠著的情況只說明瞭一點。

場上二人的辯才相差不多,無法馬上戰勝對方,只能看哪一方先露出漏洞,轉為被動,最後敗北。

清淨子看了眼清元子,發現對方正死死盯著臺上那個他之前一直瞧不起的書生,表情有些不可思議之色。

清淨子突然產生了一種慶幸感。

幸虧第二場沒有讓清元子選擇這個趙子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此時,臺上二人的爭鬥逐漸白熱化。

趙戎一直緊抓“無為,而無不為”的觀點,認為君子用“無為而治”的方針治國,不主動挑起戰事,國家沒有災異,百姓就自然會富裕起來。

治國的君子沒有慾望,百姓就自然會淳樸。

並且言明“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要一下鍋就動鏟子翻攪,否則肉就要碎爛。引申開來是說,治理一個大的國家,就是不要擾民,不要煩雜,不要朝令夕改。

簡而言之,只有無為,才能無所不為。

而陶淵然則極力反對,認為“無為之治”的前提,是官吏與百姓們都自覺遵守,或者反智,使國人愚蠢和無慾,宛若羔羊般聽從統治者指揮,否則“無為”就是沒有作為,國家會愈來愈亂。

這些前提都是理想化的,所以是不成立的。

並且他認為君子治國,必須要有所作為,即“有為”,一定要站出來做些什麼,不管結果是好是壞,都必須有所為。

趙戎一手握拳撐在腿上,一手持玉橫放腹前,目光專注,言之灼灼。

清辯開始時,就一直轉動念珠的陶淵然,已經停止了手上動作,神色愈加認真的注視著眼前儒生。

二人皆巧舌如簧,言語激烈,誰也不讓絲毫。

趙戎:“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陶淵然:“汝如何行之?”

趙戎:“聖人曰,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陶淵然:“依汝所做,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天下大亂,自汝始之!”

此後,形勢突然發生了轉折!

臺下的林文若眉頭擰起,看著臺上,得勢後咄咄逼人的陶淵然,生出一股不好的預感。

陶淵然語氣灼灼,“汝曰,無為而無不為,後其身而身先;又曰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此乃完全在人事利害得失上著眼,完全在應付權謀上打算也。”

又道:“乃始轉尚實際功利,重權術,跡近欺詐,彼乃把握自然而玩弄之於股掌之上,偽裝若無為,而其內心蓄意,則欲無不為。”

陶淵然將對趙戎的結論“無為而無不為”的攻擊重點放在了“無不為”三字上,將趙戎的觀點歸於陰謀論,權術論。

他用巧妙的邏輯曲解了趙戎的觀點,使得趙戎此前的辯證站不住腳,自相矛盾。

趙戎突然頓住,眉頭猛皺,身體前傾,將那隻緊握玉牌的手重重放置在桌上。

趙戎一時無話,不知如何辯解。

他心裡猛地一跳,想到清辯規則是不能停頓超過三息,急忙在餘光瞥到六一居士準備開口之際,出聲應答。

只是倉促之間,只能儘量含糊詭辯,企圖轉移焦點。

但陶淵然得勢不饒人,緊抓剛剛漏洞不放。

頓時,臺上形勢驟變,趙戎開始被動起來,愈發招支不住。

在辯場上,被動就意味著離敗北不遠!

臺下的林文若拳頭緊握,指尖陷入掌心肉中,屏氣凝神盯著趙戎。

另一邊,緊繃著臉的清元子突然猛鬆一口氣,嘴巴咧起,無聲笑著。

一旁的清淨子大叫一聲好,目光戲謔的看向對面人群中的某隻爐鼎,只覺得觸手可得,再望了眼臺上正停停頓頓、支支吾吾的年輕儒生,眼神殘忍。

趙戎勉強支撐著,應付著陶淵然的“攻擊”,一心二用的思考對策。

他的右手死死抵著桌面,手心乳白玉牌不斷傳來一陣陣炙熱之感,一如他此時的內心。

趙戎感覺自己陷入了一種很奇怪的狀態,他清楚的感覺到了化解剛剛那個漏洞的理論在哪,但就是無法形容!

就像有時候,你前一秒還在想著某事,下一秒就將它遺忘,隨後知道它存在,卻怎麼想都很難再記起。

趙戎此刻也陷入了這種奇異的狀態。

欲辯已忘言。

形勢越來越危機,突然,隨著陶淵然一聲鏗鏘有力的叱喝落下,趙戎再次停頓,啞口無言。

此刻,趙戎感覺時間仿若變慢了一樣,他愣愣看著眼前老者那雙目光灼灼的眼睛,從中看見了倒映出的自己,他能感覺到時間正在飛速的流逝,像無數把遠遁的飛劍,從他臉龐兩側掠過,他知道,再有三息不到,他就會輸了,輸掉自己的尊嚴,輸掉好友的性命,輸掉蘭溪林氏七百年的祖宗基業,甚至可能輸掉那個笨狐妖。

在這如山般重擔的壓力下,他,忽然有些想放棄一切,低頭認輸了……

不行!

他心中吶喊,像深淵被封印的巨獸撕裂亙古的鎖鏈。

他牙齒猛地緊咬舌尖,鮮血的腥甜味撞擊著味蕾,刺麻的疼痛撕扯著神經,告訴著他知覺的存在。

不行,老子沒有輸!

趙戎轉頭短暫避開老者的目光,深呼吸一口,準備繼續一邊強詞奪理的詭辯,一邊尋找腦海中的那把鑰匙,可是此時的目光正好瞥見臺下的眾人。

有握拳咬唇,仰頭祈禱般注視著他的蘇小小。

有臉色蒼白的林青玄。

有癱在座位上目光無神的陳牧之。

還有……滿臉赤紅,死死睜著眼的林文若。

甚至他還看見了正抱著手,滿臉笑容看著他的清元子……

等等!

清元子!林文若!

趙戎腦海中如閃電般劃過一道靈光,像破曉的第一道天光,洞穿無盡的黑暗。

我想起來了,是“體用一源說”!

是剛剛第二場清談,清元子丟擲的“以無為本”的貴無論所涉及到的“體用一源說”!

他睜大的眼眶,像一座千年暗室,徒然點起一粒橘火。

一燈即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